[发明专利]网关设备虚拟隧道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2654.3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4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挺华;张军昌;邱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关 设备 虚拟 隧道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网关设备虚拟隧道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管理服务器发送的隧道测试信息,所述隧道测试信息中包含有待测试隧道的协议类型和数量;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隧道的数量配置N个虚拟IP地址,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通过配置的所述N个虚拟IP地址以及所述待测试的隧道的协议类型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与被测网关设备建立测试隧道;
通过建立的所述测试隧道与所述被测网关设备通信以测试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配置的所述N个虚拟IP地址以及所述待测试的隧道的协议类型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与被测网关设备建立测试隧道包括:
根据配置的所述N个虚拟IP地址以及所述待测试的隧道的协议类型,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构建N个隧道协商报文;
通过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包向所述被测网关设备发送所述已构建好的N个隧道协商报文;
通过具有映射功能的原始套接字接收来自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所述隧道协商报文的隧道响应报文;
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解析来自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响应报文,获得解析结果;
若所述解析结果是隧道协商成功,则确认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与被测网关设备之间成功建立测试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包向所述被测网关设备发送所述已构建好的N个隧道协商报文包括:通过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包,按照预设的隧道新建速率向所述被测网关设备发送所述已构建好的N个隧道协商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建立的所述测试隧道与所述被测网关设备通信以测试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包括:通过建立的所述测试隧道,将处理后的测试数据包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预设的发送数量向所述被测网关设备发送,并接收所述被测网关设备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包的响应数据包,以获得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
5.一种网关设备虚拟隧道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服务器向受控的至少一个云节点发送隧道测试信息,所述隧道测试信息中包含有待测试隧道的协议类型和数量;
所述至少一个云节点接收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隧道测试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云节点根据所述隧道测试信息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与被测网关设备建立测试隧道;
所述至少一个云节点通过建立的所述测试隧道与所述被测网关设备通信以测试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云节点根据所述隧道测试信息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与被测网关设备建立测试隧道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隧道的数量配置N个虚拟IP地址,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配置的所述N个虚拟IP地址以及所述待测试的隧道的协议类型,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构建N个隧道协商报文;
通过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包向所述被测网关设备发送所述已构建好的N个隧道协商报文;
通过具有映射功能的原始套接字接收来自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所述隧道协商报文的隧道响应报文;
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解析来自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响应报文,获得解析结果;
若所述解析结果是隧道协商成功,则确认在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与被测网关设备之间成功建立测试隧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云节点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
所述管理服务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云节点发送的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
所述管理服务器在图形化窗口中显示所述被测网关设备的隧道性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向受控的至少一个云节点发送隧道测试信息包括:所述管理服务器通过套接字向受控的至少一个云节点发送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件类型的隧道测试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6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