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及应用该电池的探照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2612.X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荣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F21V23/00;F21V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应用 探照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应用该电池的探照灯。
背景技术
探照灯是借助反射镜或透镜使出射光束集中在很小的立体角内,从而获得较大光强的灯具,适用于军工、石化、油田、消防、电力、公安、海关等领域中作为移动照明。如图1所示,现有的探照灯包括本体101,灯头102,以及一体制成在本体101内的电池(图未示)。所述电池101常为可反复充电的蓄电池,在充电时需要将探照灯一体地连接外界电源充电,在充电时,探照灯不能使用,由于不能更换备用电池,使得探照灯使用较不方便。另外,由于电池反复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次以内,如果充电频繁,电池往往报废较早,导致一旦电池在不可用之后,其它部件如本体101与灯头102一并报废,使得产品部件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此外,现有技术中亦存在电池与本体分离设置的照明灯,然电池与本体的拆接结构较繁琐或复杂,不便于装取。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可拆卸地安装在探照灯内的电池;
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提高部件利用率,且电池与本体拆装方便的探照灯。
一种电池,包括电池芯以及包裹在电池芯外围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括主体端及延伸端,主体端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卡扣,所述延伸端两侧形成有连接部,其中一连接部上设有金属片,且该金属片嵌于连接部内与电池芯导通,另外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充电孔,充电孔内设置有与电池芯导通的导电片。
进一步地,主体端的末端形成有挡缘。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端侧面开设一凹槽,所述卡扣包括弹片以及形成在弹片一端部的卡勾,弹片一端安装在凹槽,所述弹片与凹槽之间形成有一压抵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为弹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压块、弹簧以及压盖,弹簧一端安装至凹槽,另一端固接所述压块,该压块包括突起部和凸缘,所述压盖开设有供突起部穿过的过孔,所述压盖压紧所述凸缘并固定于保护罩上。
一种探照灯,包括本体、以及灯头,所述本体包括灯头段、主体段以及设置在灯头段和主体段之间的隔板,所述灯头安装在灯头段,探照灯还包括所述的电池,所述主体段上开设有安装框,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卡扣孔,所述卡扣与卡扣孔配合将电池与所述本体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段主体段的筒壁上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包括第一顶壁,所述手柄与第一顶壁之间形成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上开设有第一充电孔,第一充电孔用以在电池安装至安装框内后,连接外部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于安装电池一侧沿主体段轴向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灯头段设置有开关与连接电路板,该开关设置在灯头段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电路板设置在灯头段的内表面,所述连接电路板的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控制连通或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布设有电路,所述隔板的电路连通所述连接电路板上的电路,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电路板上的电路以及隔板上的电路与灯头导通,且通过开关控制接通或断开。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探照灯通过设计电池与本体分体,电池与本体分离设置,当电池电量用完后可以随时更换新的电池,尤其是电池不能再充电的时候,只需更换电池,而其它部分仍然可以多次循环利用,提高了探照灯的整体循环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探照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探照灯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探照灯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探照灯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探照灯另一方向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池VI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探照灯电池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探照灯100包括本体10、电池20以及灯头30。所述电池20可拆卸地装置于本体10上,灯头30可拆卸地安装于本体10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荣,未经石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