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相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82597.9 | 申请日: | 201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娟;常俊仁;曾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W28/10;H04W28/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相关 设备 | ||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宏基站根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宏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的第一配置信息配置所述宏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
如果确定所述宏基站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数据量在所述宏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范围内,则发送所述宏基站待发送的数据包给用户设备;
以及,发送包括用于指示微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的第二配置信息给所述微基站,以使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配置所述微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并由所述微基站确定所述微基站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数据量在所述微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范围内,则发送所述微基站待发送的数据包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宏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的长度与所述微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的长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的重排序窗口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包括用于指示微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的长度的第二配置信息给微基站之前、之后或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包括用于指示微基站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缓存状态报告的配置信息,以使所述微基站配置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所述数据包缓存状态报告的参数;
接收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指示微基站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缓存状态报告的配置信息发送的所述数据包缓存状态报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宏基站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数据量达到所述宏基站的PDCP层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则在接收到所述宏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发送的传输指示后,发送所述宏基站待发送的数据包至所述用户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PDCP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排序得到经过排序后的SDU;
发送所述经过排序后的SDU至网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与微基站的PDCP层的发送数据包的窗口的长度比例等于所述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的业务分流比例。
6.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包括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以及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微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的配置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以及配置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在配置的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的范围内发送数据包给所述宏基站,以及由用户设备在配置的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的范围内发送数据包给所述微基站;
接收用户设备在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的范围内发送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与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长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宏基站的PDCP层的重排序窗口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PDCP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排序得到经过排序后的SDU;
发送所述经过排序后的SDU至网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宏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层向所述微基站发送数据包的窗口的长度比例等于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业务分流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5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