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位系统及钳夹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2551.7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付勇;魏鸿亮;赵天军;李志刚;闫海军;杨爽;徐春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B61D3/00;G0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钳夹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调位系统及钳夹车。
背景技术
钳夹车是铁路货车的一种,用于运输大吨位的长大货物,比如变压器。图1a为现有钳夹车的主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参见图1a和图1b,钳夹车包括两辆列车,每辆列车都包括车体8、铰接在车体8上侧的压柱油缸9以及设置在压柱油缸9下方的调位油缸10。每辆列车的上侧设置有两个压柱油缸9,两辆列车上的压柱油缸9相向设置。在运输过程中,货物11与钳夹车固定,具体而言,货物11的下侧与车体8铰接,上侧通过相向设置的压柱油缸9夹紧货物11。
钳夹车在运输货物之前,需要保证压柱油缸的缸体水平。现有技术中,通过调整设置在压柱油缸下部的调位油缸的伸缩,来调平压柱油缸。目测调位油缸伸缩到位之后,目测压柱油缸是否水平;若目测基本水平,再通过卷尺、铅垂能工具进行检测。若四个压柱油缸都通过上述检测,即视为车辆整备合格,可以装载货物。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使用卷尺、铅垂的检测方式准确度差,另外,因压柱油缸距地面高,检测人员作业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位系统及钳夹车,用于精确测量钳夹车上的压柱油缸是否水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位系统,其中,包括:
陀螺仪,设置在钳夹车上压柱油缸的缸体上,用于测量所述压柱油缸的空间坐标;
控制器,与所述陀螺仪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间坐标计算得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比例控制阀;
比例控制阀,与所述钳夹车上的调位油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调位油缸伸缩臂的伸出量。
如上所述的调位系统,优选的是,
所述陀螺仪和所述比例控制阀的数量相等,都至少为一个。
如上所述的调位系统,优选的是,还包括:
液压表,与所述比例控制阀连接,用于显示进入所述比例控制阀的油液量。
如上所述的调位系统,优选的是,还包括:
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空间坐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钳夹车,具有多组对应设置的压柱油缸和调位油缸,所述调位油缸的伸缩臂抵顶在所述压柱油缸的缸体上,其中,所述钳夹车还包括本发明任一提供的调位系统。
如上所述的钳夹车,优选的是,
所述压柱油缸、调位油缸、陀螺仪和比例控制阀的数量对应相等。
以钳夹车处于使用状态时的方向作为参照,压柱油缸与钳夹车铰接,大致呈水平设置;调位油缸竖直设置,且调位油缸的伸缩臂抵顶在压柱油缸的缸体上。调位油缸的伸缩臂伸出,抵顶压柱油缸向上运动;调位油缸的伸缩臂回缩,在重力作用下,压柱油缸向下运动,意即调位油缸只在高度方向上对压柱油缸进行调节。陀螺仪用于实时测量压柱油缸的空间坐标,并将测量得到的空间坐标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内设置有调平程序,控制器在接收到空间坐标后,根据调平程序计算得到压柱油缸应该被调节的距离,这个距离被转换为控制信号,传输至比例控制阀,比例控制阀控制进入或流出调位油缸的油液多少,进而控制调位油缸伸缩臂的伸出量。上述调节过程实时进行,直至压柱油缸的位置达到水平。可见,上述调位系统,能够实时且自动地调节压柱油缸的位置,直至压柱油缸达到水平,且调节精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钳夹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位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位系统原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位系统,其中包括陀螺仪1、控制器2和比例控制阀3。陀螺仪1设置在钳夹车上压柱油缸4的缸体上,用于测量所述压柱油缸4的空间坐标;控制器2与所述陀螺仪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间坐标计算得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比例控制阀3;比例控制阀3与所述钳夹车上的调位油缸5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调位油缸5伸缩臂的伸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