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82499.5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382867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丁淑红 申请(专利权)人: 丁淑红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
代理公司: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李建伟
地址: 032400 山西省吕梁市***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核桃 修剪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果树种植管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树皮黑色,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桃树为喜光性植物,萌芽力和成枝力强。桃树的芽具有早熟性,所以,生长期长和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1 年内可抽生3 ~ 4 次副梢,甚至更多,而形成多次分枝和多次生长的情况。这对加速成形和提早结果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为整形修剪提供了条件。

核桃树修剪方法:短截是指剪去1年生枝条的一部分。生长季节将新梢顶端幼嫩部分摘除,称为摘心,也称为生长季短截。在核桃幼树上,常用短截发育枝的方法增加枝量。短截的对象是从一级和二级侧枝上抽生的生长旺盛的发育枝,剪截长度为1/4 -1/2,短截后一般可萌发3个左右较长的枝条。 

疏枝是将枝条从基部疏除叫疏枝。疏枝对象一般为雄花枝、病虫枝,干枯枝、无用的徒长枝、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等。雄花枝过多,时要消耗大量营养,从而导致树体衰弱,修剪时应适当疏除,以节省营养,增强树势。核桃枝条髓心较大,组织疏松,容易枯枝焦梢。枯死枝除本身无生产价值外,还可成为病虫滋生的场所,应及时剪除。当树冠内部枝条密度过大时,要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随时疏除过密的枝条,以利通风透光。疏枝时,应紧贴枝条剪除,切不可留橛,以利于剪口愈合。 

缓放即不剪,又叫长放,其作用是缓和枝条生长势,增加中短数量,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幼旺树结果。除背上直旺枝不宜缓放外(可拉平后缓放) ,其余枝条缓放效果均较。较粗壮且水平伸展的枝条长放,前后均易萌发长势近似的小枝。弱枝不短截,下一年生长一段,很易形成花芽。 

对多年生枝剪截叫回缩或称缩剪,这是核桃树修剪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回缩的作用因回缩的部位不同而异。一是复壮作用,二是抑制作用。生产中复壮作用的运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局部复壮,例如回缩更新结果枝组、多年生冗长下垂的缓放枝等。二是全树复壮,主要是衰老树回缩更新。生产中运用抑制作用主要控制旺壮辅养枝,抑制树势不平衡中的强壮骨干枝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核桃树产量的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包括中心干、主枝、主枝上生的侧枝,以及直接结果的小枝的清梢修剪;幼树期将中心干上的跟枝轮生、对生、两枝距离过近的卡脖枝剪除掉;一年生中心干,除延长头外留2~3枝,其余的全部回缩、转向或者梳除;主枝留枝芽量为中心干留枝芽量的2/3,侧枝留枝芽量是主枝留枝芽量的2/3,小枝留枝芽量是侧枝留枝芽量的2/3,同层间主枝与主枝梢头的距离在1.5米以上。

所述延长头每年均进行短截。所述中心干、主枝、主枝上生的侧枝,以及直接结果的小枝的比例为1:3:13:50。

本发明的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可以加速扩展树冠,增加枝量,早期丰产,并培养能够合理利用光能、负担高额产量和获得优良品质果实的树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包括中心干、主枝、主枝上生的侧枝,以及直接结果的小枝的清梢修剪;幼树期将中心干上的跟枝轮生、对生、两枝距离过近的卡脖枝剪除掉;一年生中心干,除延长头外留2~3枝,其余的全部回缩、转向或者梳除;主枝留枝芽量为中心干留枝芽量的2/3,侧枝留枝芽量是主枝留枝芽量的2/3,小枝留枝芽量是侧枝留枝芽量的2/3,同层间主枝与主枝梢头的距离在1.5米以上。延长头每年均进行短截。中心干、主枝、主枝上生的侧枝,以及直接结果的小枝的比例为1:3:13:50。本发明的核桃树的清梢修剪方法,可以加速扩展树冠,增加枝量,早期丰产,并培养能够合理利用光能、负担高额产量和获得优良品质果实的树体结构。

于2007—2011 年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核桃园进行清梢修剪与未作修剪树形对比试验。品种为晋龙,株行距4*5米,每亩33株树势健壮。在地理条件接近情况下,采用该清梢修剪方法的五年核桃树产量与未作修剪的五年核桃树产量对比如下:

树形优质果率/%单果质量/g株产/kg亩产/kg倒伞形74.30%18.5610.35341.55未修剪62.40%16.339.45311.8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淑红,未经丁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