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同步精度的上下开启式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2349.4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曹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爱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方为强 |
地址: | 214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精度 上下 开启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同步精度的上下开启式烘箱。
背景技术
上下开启式烘箱的下箱体固定在地面或基座上,上箱体采用升降机构连接在下箱体上,工作时上箱体降下并周边密闭在下箱体上,烘箱内加热进行干燥工作;当出现故障或者工作结束需要清洁时,通过升降机构将上箱体升起,进行维护或者利用循环风机将内部灰尘与杂质吹扫干净。由于不需要考虑人员钻入烘箱内部进行维护与清洁的空间,因此烘箱体积可以大大减小,有利于避免热损耗,提高热效率且节约能耗,且可以实现精确的箱内温度控制。
在现有的上下开启式烘箱中,普遍采用气缸作为升降机构的驱动元件,如中国专利“320632041575.9 ---顶开式烘箱”所公开的升降机构,由分布在箱体外侧的多组铰链、气缸支座、气缸等组成,空压机输送压缩空气经过管路传送到气缸,气体的压力推动着活塞杆使上箱体上升或下降。但是气缸驱动完全受空压机压力的影响,推力不稳定,在一些不具备稳定气源供给的场合受到制约;且气缸的控制精度不高,多个气缸同时运动,很难保证工作的同步性,而升降的不同步不仅容易导致上下烘箱箱体严重错位而发生卡死,而且上箱体的重量往往会集中在个别气缸,发生活塞杆折断或者气缸的损害,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对于重型/大型烘箱,不仅对气缸的稳定型要求很高,而且对气缸的质量也有特别的要求,大大增加了烘箱的成本。对于升降距离的限位,通常仅通过气缸活塞杆的最大伸长量来决定其上限点位置,而通过上下箱体接触来决定其下限点位置,因而也容易在上限点位置发生过度伸长损坏气缸,或者在下限点位置过压损坏密封面的问题。虽然该专利中提及可采用油缸或千斤顶或电机螺杆传动升降器,但仅是简单提及,至于具体的实现方式与结构,完全没有公开与技术启示。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上下开启式烘箱中采用气缸作为升降机构,工作不稳定同步性差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高同步精度的上下开启式烘箱,从而可以保证升降机构各部分的同步性,稳定安全地实现上箱体的升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同步精度的上下开启式烘箱,由上箱体、下箱体、驱动部、若干组侧面升降部以及连接两者的传动部组成,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与双输出端减速机,固定在上箱体的顶部,减速机的两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两支横向水平传动杆,横向水平传动杆另一端通过设置在箱顶角部的两向齿轮箱与竖向传动杆联动,竖向传动杆的底部通过三向转向器与设置在上箱体侧面下方的纵向水平传动杆联动,纵向水平传动杆上套设有若干驱动件,与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组侧面升降部内部零件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为蜗杆;所述侧面升降部的下基座固定在下箱体的侧面,上基座固定在上箱体的侧面,下基座的正面利用底部法兰竖直固定有丝杆;上基座的底部固定的升降座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件,传动件的外周面设置有蜗轮齿形,与蜗杆啮合;内周面设置有丝母齿形,与丝杆相啮合。
所述驱动件为齿轮,与升降部固定的竖直齿条相啮合。
所述两向齿轮箱、三向转向器内部为直角锥齿轮结构。
丝杆底部的法兰背面设置有下限位开关,允许法兰和丝杆对于下基座有不大于5mm的位移;在上基座上固定有导杆,导杆底部设置有上限位撞块,在下箱体侧面固定有上限位开关,丝杆顶部固定有上限位块。
在上箱体与下箱体的接触面处设置有弹性密封结构,具有弹性的陶瓷编织密封条截面形状为带有一段切向固定边的圆形,利用压条将固定边压紧在接触端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箱体左右两侧平衡对称布置有升降部,并利用同一个驱动部进行驱动,传动部采用齿轮箱进行换向与传动,充分保证了升降运动的高精度同步性。根据实际运行测试,对于3m(宽度)x6m(长度)的烘箱箱体,上下升降距离为457mm(高度),本发明可以保证升降精度小于1.5mm。
本发明的升降部采用蜗轮蜗杆传动,一方面实现了传动的90度转向;同时,利用涡轮蜗杆的自锁作用,在动力丧失后实现自锁,避免了意外情况下上箱体落下造成安全事故与设备损坏。蜗杆的材质为黄铜,材质比较软,耐磨,综合机械性能强,蜗轮为45号钢经过调制处理,刚性和韧性比较好,在啮合的过程中因为材质不同的特性避免了同种材质卡死和咬合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爱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爱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2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油桶升降吊运车
- 下一篇:新型举升机支臂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