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临既有建筑物以地下结构为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0270.8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文;李明;董燕囡;熊炜;周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物 地下 结构 支撑 基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紧临既有建筑物进行地下结构开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高潮,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建设逐渐向空中和地下立体延伸。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为此,紧临既有建筑物进行地下结构开挖施工变得日益频繁。如何确保施工过程中紧临既有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目前采用的有支撑围护通常分为内支撑及土层锚杆两种结构类型,以下简单叙述一下有支撑围护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
1、围护桩墙加内支撑
围护桩墙之间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纵横向支撑,使支护桩墙由悬臂构件变为简支或超静定构件,减小了支护桩墙计算截面的弯矩,使支护桩墙的设计长度和截面都相应减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经济合理性。但是随之而来的新的问题:纵横交错的支撑杆件在基坑内对施工空间产生了较大影响,挖掘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施工组织变得复杂,地下主体工程施工时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的布置、运输都变得困难,支撑如何换撑,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工程的结合方式,围护结构如何适应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的浇筑方式、以及如何处理支模、防水等工序的配合等都成为新的问题,总工期也势必延长;
2、围护桩墙加土层锚杆
围护桩墙加土层锚杆是在围护桩墙顶端或中部通过深入土层的锚杆形成弹性支撑点,将悬臂构件变为简支或超静定构件。与内支撑不同的是,土层锚杆设于基坑外壁土层内,不占用基坑内部空间,不影响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土层锚杆由设置于土体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
土层锚杆的长度一般不小于9m,施工完毕后废弃于土层中无法回收,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工期延长。尤其当基坑紧临既有建筑时,土层锚杆设计位置常常与建筑物的基础交叉,锚杆的布置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陈述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拟建建筑物本身作为支撑的持力端,提供一种紧临既有建筑物以地下结构为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方法。
具体施工操作步骤如下:
紧临既有建筑物以地下结构为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方法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施工钻孔灌注桩
当待建建筑物和既有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基坑开挖深度时,在距离既有建筑物基础2~4米处施工钻孔灌注桩5,相邻钻孔灌注桩5之间的间距小于2米,待建建筑物的地面初始标高为h1、负一层顶板标高为h2、负一层楼面标高为h3、筏板基础底标高为h4,h3-h1为钻孔灌注桩的悬臂端设计高度;
由于桩长、桩径、桩与既有建筑物的距离受到土质及开挖深度的限制,因此桩长、桩径、桩与既有建筑间的距离由设计计算确定,桩身设计按照高度为h3-h1的悬臂桩计算,其中h1为地面初始标高、h3为负一层楼面标高,这样计算出的桩身嵌固长度和桩身截面将大大低于按传统高度h4悬臂桩的设计计算值,可以节省1/2以上的施工成本,详细计算过程略;
(2)开挖负一层土方
从地面初始标高h1处向下开挖土方至负一层楼面标高h3处,并在基坑内靠近钻孔灌注桩5处预留返压土7,返压土7的高度为h4-h3,返压土7的顶面宽度为3~4米,返压土7以外的部分按常规施工方法开挖至筏板基础底标高h4减0.3米标高处,预留0.3米高度的土,由人工清土至筏板基础底标高h4处;
(3)施工返压土区域外的主体结构
施工返压土区域外的待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施工至返压土所在区域,按常规施工方法留置施工缝,在负一层顶面楼板施工负一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在负二层顶面楼板上施工负二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3,并安装竖向工字钢支撑3,每一根竖向工字钢支撑3的后部分别对应着负一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和负二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3,竖向工字钢支撑3底部与筏板基础2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相邻竖向工字钢支撑3之间的间距为3~5米;
(4)腰梁施工并安装水平钢支撑
在返压土7的顶部施工钢筋砼腰梁4,并使钢筋砼腰梁4与钻孔灌注桩5可靠连接;在每根竖向工字钢支撑3与对应的钻孔灌注桩5之间分别安装上水平钢支撑9,且上水平钢支撑9与负一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对应,在每根竖向工字钢支撑3和钢筋砼腰梁4之间分别均布安装下水平钢支撑8,且下水平钢支撑8与负二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3对应;上水平钢支撑9的安装标高为h2+0.6m,下水平钢支撑8的安装标高为h3+0.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可任意调节的床上万能桌
- 下一篇:一种耐水人造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