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金属管内导体接口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9910.3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桂宏兵;梅春风;姚新征;徐佳伟;刘姣阳;黄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金属管 导体 接口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是指电缆金属管内导体接口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护套、外导体、绝缘层和内导体组成,内导体由空心金属管焊接而成,在金属管焊接处形成接口,为保证焊接质量,在接口处要增加内衬,其内径要比金属管本身的内径要小一些。
内导体在制成芯线或成品线后就被绝缘层覆盖,从外部无法直接观察发现其焊接接口的位置。而在电缆成品检测或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找到内导体的焊接接口位置。
目前,接口位置的检测大多采用X分析仪,但这种方法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金属管内导体接口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金属管内导体接口的快速简易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金属球:准备直径小于金属管内导体内径但大于接口内衬内径的金属球;
(2)放入金属球:将金属球从待检测芯线或成品线的一端放入金属管内导体;
(3)滚动金属球:将金属球放入端抬高或抖动电缆,使金属球能依靠重力在金属管内导体内滚动;
(4)测声:在金属球滚动过程中,由工人手持测声仪跟随金属球滚动位置进行检测,测声仪未检测到声音的位置即为内导体接口。
在金属球滚动过程中,会发出与金属管内导体的碰撞声,当金属球滚动到内导体接口处,因为金属球直径比接口内衬大,所以金属球会卡在此处,也就没有撞击声发出,测声仪就测不到声音,由此可判断该处为内导体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用金属球为钢球。
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金属球滚动时与金属管内导体的撞击声检测金属管内导体接口,检测设备简单,检测步骤少,成本低,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铜芯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简图。
图中标记为:1-金属管内导体,2-绝缘层,3-外导体,4-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1)准备好内径小于金属管内导体内径、大于内衬内径的钢球;
(2)将钢珠从待检测芯线或成品线的一端放入金属管内导体;
(3) 将芯线盘或成品线盘放置在龙门上,该龙门为放线龙门;并将钢球放入端接至另一收线龙门的空盘内,收线龙门较放线龙门高,在收线时钢珠可以依靠重力在内导体金属管内滚动;
(4)用手持式测声仪跟随钢珠滚动位置检测,当测声仪显示没有撞击声时,表明钢珠已在此处被卡住,该处即为内导体接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