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矿渣料的烘干、煅烧和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9890.X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泉兴;张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泉兴;张中山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3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矿渣 烘干 煅烧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矿渣料的烘干、煅烧和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矿渣料主要为钼渣、低品位钨、钼、铜、锡、铝、钨细泥、尾矿等。
目前,在金属矿渣料的烘干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人工晒料和反射炉烘料的方法,此种方法耗时、耗能、费时、费力;在金属矿渣料的烧结过程中,回转窑产生的尾气温度能够达到700-900℃,尾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气体和有害灰尘,但是企业通常是直接排放,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损耗,并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另外,目前的烘干机热源主要来自机体本身固有的热源发生装置,一般使用的燃料为型煤,由煤生成的活性炭还会导致吸附渣料中的有价金属,并且产生的废气和大量的粉尘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金属矿渣料的烘干、煅烧和冷却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矿渣料的烘干、煅烧和冷却方法,其步骤如下:
a. 破碎:将金属渣料破碎,使渣料达到-120目≧95%;
b. 配料和拌料:将步骤a中破碎的料渣按金属理论量的30%-40%,配备相应的化学药剂和辅助剂,再加水充分搅拌均匀;
c. 堆浸:将步骤b中搅拌均匀的渣料水份保持在15%-30%范围内,起堆后用塑料布覆盖,堆浸24h-48h;
d. 烘干:将步骤c中堆浸的渣料从回转窑烘干机较高的一端窑尾加入,将步骤e中滚筒回转窑产生的尾气通过排烟管道输送至所述回转窑烘干机较高一端的窑尾,进行渣料的前期低温烘干,其中,低温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50-750℃,当所述尾气的温度低于670℃时,则把安装在排烟管道中的辅助煤气烧嘴点燃进行尾气提温,高于700℃时停止点燃,随着所述回转窑烘干机筒体的转动,渣料由于重力的作用,从较高的一端移动到较低的一端,渣料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干燥后的渣料从所述回转窑烘干机底端下部收集,烟气在回转窑烘干机通过含高水量的料渣吸尘后排放;
e. 煅烧:将步骤d中烘干的渣料输送到滚筒回转窑中,所述滚筒回转窑安装时保持3%-3.5%的斜度,其工作转速为0.3-1.3转/分,烧成带渣料温度控制在1200-1400℃,由于所述滚筒回转窑筒体的倾斜和缓慢的回转作用,渣料既沿圆周方向翻滚又沿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通过调节斜度和转速,从而能够保证渣料在窑内有1.8-2.2h的有效物理化学反应时间;
f. 冷却:把步骤e中煅烧后卸出的高温渣料通过冷却回转窑进行冷却,使渣料温度降到100℃以下,输送至料仓,供后续工序使用。
步骤b中所述的化学药剂可以为纯碱、碳酸钠或片碱,所述的辅助剂可以为硝石、石英或氧化铝。
步骤d中所述的辅助煤气烧嘴与热源提供装置煤气发生炉连接,所述煤气发生炉可以同时为滚筒回转窑和回转窑烘干机提供热源,所述煤气发生炉可以使用电、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d中,在所述回转窑烘干机圆筒內壁上还装有抄板,其作用是把渣料抄起又洒下,使料渣与所述尾气的接触表面增大,以提高干燥速率并促进物料前行。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e中,将步骤d中烘干的渣料输送到滚筒回转窑中,所述滚筒回转窑安装时保持3.2%的斜度,其工作转速为1转/分,烧成带渣料温度控制在1250-135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筒回转窑的滚筒的直径为2-2.5m,所述的滚筒回转窑的滚筒的长度为26-30m,所述的回转窑烘干机的滚筒的直径为0.9-1.2m,所述的回转窑烘干机的滚筒的长度为9-11m,所述的冷却回转窑的滚筒的直径为0.7-0.85m,所述的冷却回转窑的滚筒的长度为7.2-8.5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筒回转窑的滚筒的直径为2.22m,所述的滚筒回转窑的滚筒的长度为28m,所述的回转窑烘干机的滚筒的直径为1.02m,所述的回转窑烘干机的滚筒的长度为10m,所述的冷却回转窑的滚筒的直径为0.82m,所述的冷却回转窑的滚筒的长度为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泉兴;张中山,未经陈泉兴;张中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多光纤信号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MMDS多路微波发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