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9828.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民;陈思驰;王友善;阎相桥;刘宇艳;万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结构 老化 失效 机理 实验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层合结构a由两种或多种聚合物材料组成,将采用上述单一材料组成的试件在界面处切割后重新粘结成层合结构b,通过测定不同老化时间的临界 积分值,绘制出老化曲线,通过对层合结构a与层合结构b两条老化曲线的比较,判定出界面老化的主要机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老化主要原理的判断方法为:若层合结构a的斜率变化率比层合结构b大,则说明组份迁移是层合结构老化的主要原因;若层合结构a的斜率变化率比层合结构b小,则说明氧气的扩散是层合结构老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弹性变形下的层合结构,所述,B为试件厚度,为两试件的裂纹长度差,为阴影部分面积,A、B两点为裂纹的起裂点,O为原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弹塑性变形下的层合结构,所述,,其中为拉力大小,D为受力点位移,U为应变能,为试件裂纹长度,为试件宽度。
5.一种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层合结构a由两种或多种聚合物材料组成,将采用上述单一材料组成的试件在界面处切割后重新粘结成层合结构b,将层合结构a不同部分进行切割组成层合结构c,测定其完全老化的临界积分值,并与完全老化的层合结构b的临界积分值进行对比,判断层合结构中组份材料非均匀老化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合结构中组份材料非均匀老化趋势的判断方法为:若层合结构b与靠近界面切割组成的层合结构c的临界积分绝对值大于层合结构b与外边面切割组成的层合结构c的临界积分的差值绝对值,则说明此层合结构中外边面的氧扩散速度比界面的氧扩散速度要快,若层合结构b与靠近界面切割组成的层合结构c的临界积分绝对值小于层合结构b与外边面切割组成的层合结构c的临界积分的差值绝对值,则说明此层合结构中外边面的氧扩散速度比界面的氧扩散速度要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弹性变形下的层合结构,所述,B为试件厚度,为两试件的裂纹长度差,为阴影部分面积,A、B两点为裂纹的起裂点,O为原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层合结构老化失效机理的实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弹塑性变形下的层合结构,所述,,其中为拉力大小,D为受力点位移,U为应变能,为试件裂纹长度,为试件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8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向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识别与控制的立体投影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