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材料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9615.8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石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胜利 |
主分类号: | C09K11/71 | 分类号: | C09K11/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酉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材料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光激发的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矿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磷矿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但是消费结构十分不合理、产品单一,绝大部分用以生产磷肥等低附加值化学品,并不具有产品优势。目前国家正以磷矿资源整合、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线积极开发磷矿资源,提高磷资源综合利用率将成为主流,开发高附加值磷产品也将成为重点。
发光材料(荧光粉)一般指受到外界激发时可以发射可见光的固体材料,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检测、标识等领域的高附加值功能材料。其中以磷酸盐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制备温度低适合工业生产等优点。显然,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磷资源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国外技术垄断以及国内投入的研究较少,目前发光材料产品仍以铝酸盐、硅酸盐、硫化物等类居多,关于磷酸盐发光材料新产品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报道较少,实用的磷酸盐发光材料种类极其有限,进一步提高磷酸盐发光材料品质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200710028070.8 公开了一种稀土焦磷酸盐荧光粉及其合成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0810026063.9 报道了一种无示荧光灯用发白光碱金属稀土四偏磷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0910157359.9 公开了一种掺杂饰的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010203408.0 公开了一种AB1-x-yPO4 : Eux,Pry型碱金属碱土金属磷酸盐荧光粉极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010292808. 3 公开了磷酸盐发光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未涉及新材料;中国发明专利201110324833. X 公开了一种磷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该材料以二价销为主激活剂,以一种或几种高价态的金属离子为辅助激活剂,可发射蓝绿色、蓝色或紫色的长余辉。
因此,目前LED 研发主要方向为探寻可被大功率蓝紫光LED 芯片395nm ~ 440nm有效激发的荧光粉。卤铝酸f思体系作为一种新型荧光基质,己有报道为① Sr3-xA12O5Cl2: Eux红光② Sr2.97SCe0.025A1O4F 蓝光③Sr2.975-xBa/CaxCe0.025A1O4F 绿光④ Sr3A1O4F: RE(RE =Tm、Tb、Eu、Ce) 红、绿、蓝光。鲜见黄光发射,且强度偏低,无法商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易长期保存、荧光性能稳定、可调光的紫光激发黄光发射的荧光材料,并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捷,节能环保又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
所述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式为:Sr2Li0.5(PO4)2: 0.1Sm,其具有2θ在约8.4、11.3、13.0、16.6、19.8和21.8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荧光材料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上述化学式,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精确称取Sr的碳酸盐或氧化物、Li元素的碳酸盐或氧化物、磷酸盐和氧化钐原料;
2) 将步骤1)的原料混合研磨均匀,直接在空气中于800~1300℃下锻烧2~12 小时,或先在300~800℃下预烧2小时,冷却至室温,再次研磨后,在空气中于800~1300℃下锻烧2~12 小时,急速冷却到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磨细即得最终产品。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原料锻烧的优选温度为1000~120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原料锻烧的优选时间为3小时。
本发明的荧光材料晶体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述荧光材料晶体不引入其它杂质,产品质量高,可广泛用于发光材料的制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胜利,未经石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