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N芯片中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9465.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山蕊;蒋林;孟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20 | 分类号: | G06F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n 芯片 ip 输出 端口扫描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PTN网络中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主要适应于分组网络中高性能路由器中IP组播查找的输出端口扫描功能,属于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TN是一种面向分组的传送网络,它具有端到端连接、多业务支持、低成本、QoS等优点。随着业务IP化和网络设备以太网接口越来越普及,PTN技术日趋流行。PTN作为一种主干网络,高带宽多媒体应用的出现,导致网络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带宽的急剧消耗和网络拥挤问题。这对PTN芯片的转发容量、速率、拥塞避免和流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P组播的基本方法是当某一个用户向一组用户发送数据时,不必向每个用户都发送一次数据,仅仅需要提前构建一个组播树,当组播路由器接收到组播数据时,根据构建好的组播树,将数据复制到多个输出单元,最终,数据到达所有的接收端。在PTN网络中,IP组播的这种传送方式使得即使用户数据急剧增长,主干网络带宽也不需要随之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干网络拥挤问题。
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作为PTN芯片中IP组播查找单元的核心电路,决定了IP组播查找单元的工作频率。PTN芯片中的IP组播查找通常需要完成最多64位的bitmap图的扫描操作,以确定本次请求输出的IP组播包的输出端口。所以实现扫描功能就需要使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扫描,以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到PTN网络中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目的在于使用较少的时间完成扫描,优化电路结构,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
本发明的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能够完成的功能是在接收到64位bitmap和4位bitmap信息后,从上次扫描到的位置开始进行本次扫描,从右向左,直到扫描到第1个“1”出现的位置,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式,对当前的位置进行译码,最终得到本次扫描的IP组播输出端口。
所述的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由去已扫描模块、64位bitmap扫描器、4位bitmap扫描器、输出选择器构成。
去已扫描模块由两级多路选择器和一个“与”门构成,其中两级的多路选择器电路主要用于滤除模式一的64位bitmap中已经扫描过的位置;“与”门用于滤除模式二的4位bitmap中已经扫描过的位置。
64位bitmap扫描器由9个扫描单元和8个7bit的触发器构成,每个扫描单元完成8位bitmap的从低位到高位的扫描操作。触发器用于存储相应的扫描结果。
4位bitmap扫描器由一个4输入的带有优先级的多路选择器和一个15位的触发器构成。实现4位bitmap中从低位到高位扫描第一个“1”的位置,并将对应“1”的相关位置信息输出。
输出选择器由一个10位的触发器和一个二选一电路构成。根据当前的模式情况,从模式一的扫描结果和模式二的扫描结果中选择一个输出。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两级流水线操作完成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对两种模式并行扫描,从而减小了电路复杂度、提高的电路的工作频率、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结构图
图2去已扫描模块电路图
图3 64位bitmap扫描器电路图
图4 4位bitmap扫描器电路图
图5输出选择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
1.电路端口说明
2.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为了提高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的工作频率,本发明采用两级流水线操作完成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对两种模式并行扫描。在第一级流水线中对两种模式同时扫描,针对模式1,将64位的扫描电路划分为8个8位扫描电路,扫描电路采用多路选择器完成;针对模式2,采用多路选择器完成4位bitmap的扫描,并根据扫描的结果完成输出端口的选择功能。在第二级流水线中完成扫描结果的整合,以及根据不同的模式配置,选择出最终的扫描输出端口。详细设计如下:
参照图1,本发明的IP组播输出端口扫描电路由去已扫描模块、64位bitmap扫描器、4位bitmap扫描器和输出选择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