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密性封装的光学电流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8595.2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于文斌;郭志忠;周颖;申岩;王贵忠;路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04;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 封装 光学 电流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测量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从发变电到控制保护,无不出现对电流量值的要求,但随着电力系统传输的电力容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已难以满足电力系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新型的光学电流互感器由于具备传统互感器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必将成为传统互感器的理想替代产品,并在未来的电力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光学电流互感器技术已日臻成熟并得到了使用部门的逐渐认可,但从挂网运行以来的故障情况分析,作为互感器核心测量部件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的长期工作可靠性问题仍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光学电流传感器在变电站恶劣的运行环境下,其性能容易受到环境因素(污染物、水汽、腐蚀气氛等)的影响,因此,传感器封装的密封性能好坏成为决定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以往的光学电流传感器大多是依靠密封胶填充的方式来实现密封,这种方式的密封效果较差,并且由于密封胶属于有机材料,存在着或长或短的老化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温湿度的变化,传感器的密封结构就会失效,使得水汽、腐蚀气氛等渗入传感器内部,大大降低光传输性能,缩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满足传感器对密封的时效性要求,在密封的主体结构中不能存在易老化的有机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光学电流传感器无法有效密封而导致的长期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气密性封装的光学电流传感器。
气密性封装的光学电流传感器,它包括壳体1、光学子装配2和封口盖板3,壳体1为上开口结构;封口盖板3将壳体1的上开口密封;光学子装配2的主体固定在壳体1内部;
所述光学子装配2由玻璃基座2-1、第一偏振玻璃2-2、第二偏振玻璃2-3、磁光玻璃柱2-4、第一准直器2-5、第二准直器2-6、第一光纤2-7和第二光纤2-8组成,第一偏振玻璃2-2和第二偏振玻璃2-3分别胶合在磁光玻璃柱2-4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偏振玻璃2-2的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玻璃2-3的透振方向之间成45度夹角;
玻璃基座2-1的底面中部沿所述玻璃基座的长度方向开有V型槽,第一偏振玻璃2-2、第二偏振玻璃2-3和磁光玻璃柱2-4的胶合体固定在所述V型槽中;
第一准直器2-5和第二准直器2-6分别固定在玻璃基座2-1的V型槽内,且分别位于第一偏振玻璃2-2、第二偏振玻璃2-3和磁光玻璃柱2-4组成的胶合体的两端;
第一光纤2-7的末端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第一准直器2-5的末端,第二光纤2-8的末端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第二准直器2-6的末端;
第一光纤2-7的主体上带有第一光纤金属化部分2-9;第二光纤2-8的主体上带有第二光纤金属化部分2-10;
壳体1的两端开有第一光纤通过孔1-1和第二光纤通过孔1-2,所述第一光纤通过孔1-1和第二光纤通过孔1-2同轴;
第一光纤2-7的首端穿过第一光纤通过孔1-1延伸至壳体1外部,且所述第一光纤金属化部分2-9位于第一光纤通过孔1-1处;第二光纤2-8的首端穿过第二光纤通过孔1-2延伸至壳体1外部,且所述第二光纤金属化部分2-8位于第二光纤通过孔1-2处;
第一光纤金属化部分2-9和第一光纤通过孔1-1之间通过焊锡密封固定;第二光纤金属化部分2-8和第二光纤通过孔1-2之间通过焊锡密封固定。
它还包括两个橡胶护套4,所述两个橡胶护套4分别套装在第一光纤通过孔1-1上和第二光纤通过孔1-2上;且第一光纤2-7的首端和第二光纤2-8的首端分别从两个橡胶护套4内穿出延伸至外部。
壳体1的开口处的内侧壁开有台阶式卡槽1-3,台阶式卡槽1-3内部开有熔锡槽1-4,封口盖板3为凸台结构,所述凸台与台阶式卡槽1-3相适应;熔锡槽1-4内为焊锡丝放置区域;所述封口盖板3与壳体1的台阶式卡槽1-3通过焊锡密封固定为一体。
第一光纤金属化部分2-9是通过对第一光纤2-7的主体局部进行金属化封装形成的;第二光纤金属化部分2-10是通过对第二光纤2-8的主体局部进行金属化封装形成的。
第一偏振玻璃2-2、第二偏振玻璃2-3和磁光玻璃柱2-4的通光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8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能量收集和管理系统的智能电池
- 下一篇:合膏机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