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823.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琳;林长春;郭士纲;谭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物体 通过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物体通过区域;
(b)设置一无线识别读取器于该物体通过区域的一侧,该无线识别读取器具有一第一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天线能发射一第一极化波至一通过物体的一金属部分,该金属部分能反射该第一极化波及将该第一极化波转换成极化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极化波;及
(c)设置一无线识别标签于该第一极化波的反射方向,该无线识别标签具有一第二极化天线,该第二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是与该第一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反,以使该第二极化天线能接收该第二极化波而作动该无线识别标签,进而判断出物体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选自如下的一种:圆极化天线及椭圆极化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选自如下的一种:圆极化天线及椭圆极化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为右旋圆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波为右旋圆极化波,该第二极化波为左旋圆极化波;在步骤(c)中,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为左旋圆极化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为左旋圆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波为左旋圆极化波,该第二极化波为右旋圆极化波;在步骤(c)中,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为右旋圆极化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为右旋椭圆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波为右旋椭圆极化波,该第二极化波为左旋椭圆极化波;在步骤(c)中,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为左旋椭圆极化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为左旋椭圆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波为左旋椭圆极化波,该第二极化波为右旋椭圆极化波;在步骤(c)中,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为右旋椭圆极化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该无线识别标签作动后,该第二极化天线会发射另一第二极化波至该通过物体的金属部分,该金属部分能反射该另一第二极化波及将该另一第二极化波转换成极化方向相反的另一第一极化波,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能接收该另一第一极化波而判断出物体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该物体通过区域选自如下的一种:车辆通道、生产线及物流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该物体为车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方法,其中该物体的金属部分为车辆的板金部分。
12.一种检测物体通过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无线识别读取器,是设置于一物体通过区域的一侧,该无线识别读取器具有一第一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天线能发射一第一极化波至一通过物体的一金属部分,该金属部分能反射该第一极化波及将该第一极化波转换成极化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极化波;及
至少一无线识别标签,是设置于该第一极化波的反射方向,该无线识别标签具有一第二极化天线,该第二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是与该第一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反,该第二极化天线能接收该第二极化波而作动该无线识别标签,进而判断出物体通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系统,其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选自如下的一种:圆极化天线及椭圆极化天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系统,其中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选自如下的一种:圆极化天线及椭圆极化天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物体通过的系统,其中该无线识别读取器的第一极化天线为右旋圆极化天线,该第一极化波为右旋圆极化波,该第二极化波为左旋圆极化波,该无线识别标签的第二极化天线为左旋圆极化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8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