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76336.6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8287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路波;石小涛;刘德富;黄应平;高勇;王从锋;姜伟;涂志英;白艳勤;胡运燊 申请(专利权)人: 三峡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2 分类号: A01K61/02;A01K97/02
代理公司: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彭娅
地址: 443002***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野外 深水 水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鱼类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水水底投喂替代饵料干扰食卵鱼类—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卵的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导致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亲鱼缩减,同时中华鲟产卵场缩减至葛洲坝至十里红长约7 km的江段。由于中华鲟产卵亲鱼数量和产卵场缩减,导致中华鲟生态资源量急剧下降,面临濒危状态,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虽然人们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维持中华鲟自然生态资源量,但是通过对长江口中华幼鱼资源评估调查表明,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对长江口中华幼鲟的贡献率较低, 而对中华鲟物种延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自然繁殖。自然环境条件下,中华鲟卵粘附在江底洁净的石砾上孵化,孵化时间一般为4-5d,但是在孵化期间90%以上的中华鲟卵未及孵化遭到底栖鱼类摄食如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铜鱼(Coreius guichenot)和圆口铜鱼(C.heterodon),进一步加剧中华鲟自然资源量面临濒危状态。为通过保持中华鲟卵自然繁殖维持中华鲟生态资源量,我们提出通过替代饵料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方式保护中华鲟卵。

我们研究发现食卵鱼类瓦氏黄颡鱼相比铜鱼、圆口铜鱼容易在实验室暂养环境中容易存活。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以瓦氏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葛洲坝下瓦氏黄颡鱼摄食节律和摄食偏好研究。选择瓦氏黄颡鱼进行研究,主要因为其是杂食性鱼类,摄食饵料包含小鱼虾、蚯蚓、蛆虫和鱼卵等,可通过研究得到替代饵料干扰其摄食中华鲟卵。在瓦氏黄颡鱼摄食偏好研究中,发现蚯蚓可以干扰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鱼卵。

虽然我们发现蚯蚓可以干扰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卵,但是由于中华鲟产卵场距离葛洲坝很近,受大坝泄洪和发电的影响,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流比较大。蚯蚓在投喂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影响,投到江里会随水流漂流走而达不到江底。为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鱼卵,我们发明了一种水底投饵装置,辅助饵料回避水流干扰安全达到江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能方便水底栖食卵鱼类摄食人工投喂饵料,可节省大量饵料投喂量和提高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连接的浮标和钢丝套网,钢丝套网底部设有底座,饵料盛放桶固定于钢丝套网内,饵料盛放桶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

饵料盛放桶通过钢丝套网上部设有的固定栓。

固定栓为十字型支架固定拴。

饵料盛放桶的体积与钢丝套网相配合。

浮标由救生圈和固定在救生圈上的小旗组成。

饵料袋上洞的位置与饵料盛放桶侧面上的饵料洞相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采用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释放饵料的时间长,钢丝套网以及饵料盛放桶可以辅助冰冻饵料在定点投放,不需要考虑在饵料放入江底的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干扰将饵料漂走。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钢丝套网的造价低,适于推广。

3、由于饵料释放饵料持续时间长,便于集群的食卵鱼类靠近,为检测替代饵料对食卵鱼类的吸引有一定的帮助,能方便水底栖食卵鱼类摄食人工投喂饵料,投喂相对少的饵料,并且可以得到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果,可节省大量饵料投喂量和提高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效率。

4、饵料盛放桶和钢丝套网的间隙不宜过大,正好放进钢丝套网中最好,利于其在放入水底的过程中不在水中漂浮。

5、浮标由小旗和救生圈组成,漂浮在水面上标志投饵点,可以做到定点定时连续投饵,并有利于收集和分析可靠的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通过绳索2连接的浮标1和钢丝套网3,钢丝套网3底部设有底座7,饵料盛放桶5固定于钢丝套网3内,饵料盛放桶5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5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的饵料袋6。

饵料盛放桶5通过钢丝套网3上部设有的固定栓4。

固定栓4为十字型支架固定拴。

饵料盛放桶5的体积与钢丝套网3相配合。

浮标1由救生圈和固定在救生圈上的小旗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