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6021.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冬;顾伟;李群;林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气化铁路 电能 质量 数据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电气化铁路具有速度快、运输能力强、供电距离长、节约能源与造价、牵引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世界以及我国铁路发展的方向。然而,高速电气化铁路作为典型的单相负荷,其大量接入电网,恶化了电网电能质量水平,其中功率因数低、负序功率大、谐波含量丰富是电气化铁路的典型电能质量问题,同时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的大大增加以及负荷本身的大幅波动则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影响程度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比传统的机电产品更新更高的要求,基于上述两方面分析,研究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问题特点,进而提出治理措施,对其发展和提高的电网电能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对高速电气化铁路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极为迫切。
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分析系统,往往集成一大堆统计类的服务功能,并未对数据,尤其是专对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录波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因存在以下不足:
1)未建立起专对高速电气化铁路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系统性研究的系统,以致不能够全面的认识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负荷特性;
2)只是单纯性地研究实测数据的特性,还未构建或嵌入相关负荷模型于系统中,导致不易获得模型的控制参数,进而不能为优化实际负荷的相关控制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能够集成电能质量的数据采集、负荷模型仿真及电能质量数据分析于一体,充分挖掘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运行特性及其电能质量特性,展示高速电气化铁路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并为电力部门解决此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进而促进高速电气化铁路更合理的发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若干个客户终端,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实测数据采集的监测机构和搭建负荷的仿真模型,所述监测机构和仿真模型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与数据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分别与若干个客户终端双向通讯连接。
前述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和仿真模型上均设有统一的数据接口。
前述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及解析数据采集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的数据解析机构和用于存储所述数据解析机构的解析结果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电能质量数据库和仿真数据库。
前述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客户终端均为设有数据处理的管理工作站,所述管理工作站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并包括高速电气化铁路分布模块、高速电气化铁路机车模块、牵引变电站模块、测试数据模块和录波数据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实测数据采集的监测机构和搭建负荷的仿真模型,归为数据文档,实现对数据的集成,并设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并对接收的数据提取、解析、分类、统一标准及分库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电能质量录波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数据格式上的统一,避免电能质量数据入库存储时重复性建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及性能下降,能够集成电能质量的数据采集、负荷模型仿真及电能质量数据分析于一体,充分挖掘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运行特性及其电能质量特性,展示高速电气化铁路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并为电力部门解决此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进而促进高速电气化铁路更合理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录波数据监测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解析数据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客户终端的系统框图。
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仓智能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港口保障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