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蠕变时效成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5281.7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明;邓运来;张劲;龙旭初;王亚凤;黄英;房星;湛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C22F1/057;C22F1/05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欧阳迪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zn mg cu 铝合金 板材 时效 成形 方法 | ||
1.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Al-Zn-Mg-Cu系合金板材进行热处理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板材进行固溶,然后进行淬火,再将板材置于弯曲半径为800mm~5000mm的成形模具中并固定,然后对板材进行蠕变时效,随后保温,最后从模具中卸载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溶温度为470-485℃,时间为30分钟~1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蠕变时效的温度为120-150℃,随后保温时间为2-3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蠕变时所施加的应力为100-15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板材淬火后,再对板材进行预变形处理,然后将板材固定于成形模具中进行第一次蠕变时效。
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变形处理为对板材在水平的板材延伸方向上进行预拉伸处理或者对铝合金板材在竖直的厚度方向上进行预压缩处理,对板材在水平方向上的预拉伸处理或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预压缩处理的变形量分别为水平总长度的1-8%或竖直总厚度的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材的成形弯曲半径为1000m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板材厚度为2mm~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52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