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水冷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4619.7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刘斌奇;李智;宋晓燕;许海虹;张文;张钟蓓;张愉;汪龙;廖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F16L5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水冷 旋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RH真空钢水处理工艺环节的大尺寸、高温、真空负压下真空抽气管用真空水冷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炼钢RH真空脱气处理工艺中,为提高出钢质量,达到二次精炼的目的,真空抽气系统必须保证良好的气密性。真空抽气管为布置在真空室与真空泵系统间的一段气密性管道,直径通常为1200mm到2200mm,管内极限负压为28Pa,管内烟气温度高达近1000°C。目前RH真空系统的布置有真空室上动式和钢包下动式两种方式。钢包下动式为钢包顶升,真空室与真空泵系统相对静止;真空室上动式为钢包静止,真空室与真空泵系统之间有上下相对运动。这样真空抽气管因真空室的两种布置方式而分为固定式和随动式。真空室上动式基本不占用钢包车轨道以下空间,特别适用于改造工程中地下基础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地下基础无法开挖的场合。
但真空室上动法要解决真空抽气管随动问题,即能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于真空抽气管尺寸大、高温和能在真空负压下工作等特性的管道联接装置。因为这些苛刻的要求,在国内真空室上动法的布置方式几乎未被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调试方便,能适应大尺寸抽气管、极端高温烟气和真空负压的环境,解决真空抽气管随动问题的真空水冷旋转接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真空水冷旋转接头,包括有连接真空抽气管的左法兰和右法兰,其特征在于:在两法兰中间贴紧管道处安装有水冷内核,水冷内核为环形包裹住管道圆周,在水冷内核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的水冷内核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分为内圈和外圈两层,并可相互转动,水冷内核通过螺栓组与左法兰以及回转支承内圈连接,水冷内核外还设置有环形外套,外套通过另一组螺栓与右法兰以及回转支承外圈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回转支承为单排球式回转支承,在回转支承外圈侧面布置有3个润滑油嘴,3个润滑油嘴沿圆周呈120°方向均布。单排球式回转支承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及径向负荷,同时由于滚珠的球面特性,可以提供一定的轴向角度补偿;回转支承外圈侧面通过均布120°方向三个油嘴填充高温润滑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回转支承外圈上由螺栓固定有一圈防尘罩,防止灰尘大量进入回转支承内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冷内核与左法兰间装有静密封圈,水冷内核与外套间安装有唇形组合动密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唇形组合密封圈为唇形密封圈与O形密封圈组成的组合式动密封组件,唇形密封圈唇口压紧水冷内核外壁,O形密封圈紧箍在唇形密封圈外圈,形成双重密封结构,唇形密封圈唇口采用填充碳纤维聚四氟乙烯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冷内核由水冷内核外壁与水冷内核内壁焊接而成,水冷内核内部设有水冷腔,水冷腔内设置有挡水块,挡水块均匀将水冷腔内部分割成相互连通的迷宫型空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水管包含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连通水冷腔,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出口位置,分别设置左法兰或右法兰的边缘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冷内核与外套端部开有密封燕尾槽,以提供良好的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安装调试方便,能适应抽气管尺寸大、极端高温烟气和真空负压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冷却效果,特别是能适应真空室上动法的布置方式,在接头处能够转动,满足真空室随动的需要,解决真空抽气管随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I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唇形组合密封圈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冷内核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A断面图
图6为图4的局部II放大图
图7为图4中水冷内核迷宫型水腔展开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立体图
其中:1-左真空抽气管 2-静密封圈 3-冷却水管 4-回转支承 5-防尘罩
6-唇形组合密封圈 7-外套 8- 水冷内核 9-右法兰 10-右真空抽气管 11-左法兰
12-真空水冷旋转接头 13-第一水冷弯管 14-第二水冷弯管 15-O型密封圈
16-唇形密封圈17-螺栓孔 18-挡水块 19-水冷内核内壁 20-水冷内核外壁 21-进水管
2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冰箱冷凝水排出器
- 下一篇:发动机共轨单元脉冲油支管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