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电锤钻仰钻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74077.3 | 申请日: | 2012-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锤 钻孔 装置 | ||
1.手持式电锤钻仰钻孔装置,其特征是:该仰钻孔装置包括车架体、伸缩杆、连接器和钻孔自行进给器,车架体上安装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安装连接器,钻孔自行进给器安装伸缩杆的下端前侧面上,整体构成仰钻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锤钻仰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车架体包括车架(13)、前轮轴(15)、后轮轴(20)、前轮(16)、后轮(19)、立柱(17)、绕线轮轴(14)、皮带(41)和第五钢管(7),车架(13)是由方钢管材焊接而成的呈长方形的上小下大梯形框架,车架(13)两头下端设有前轮轴(15)和后轮轴(20),前轮轴(15)与车架(13)为活动连接,前轮轴(15)两头分别安装左、右两个前轮(16),前轮轴(15)中部设有皮带轮,后轮轴(20)与车架(13)为固定连接,后轮轴(20)两头分别安装左、右两后轮(19),在车架(13)的中前部两侧设有立柱(17),在两立柱前边沿上分别开弧形槽,绕线轮轴(14)上的两轴头安放在弧形槽内自由旋转,绕线轮轴(14)左中部和右中部分别设有皮带轮和槽形轮,在绕线轮轴(14)的皮带轮上与前轮轴(15)的皮带轮上安装皮带(41),在车架(13)的中后部下面设有底板,底板焊接第五钢管7,组成移动的车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锤钻仰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伸缩杆包括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第三钢管(5)、第四钢管(21)、第五钢管(7)、第一销(18)、第二销(39)、第三销(38)和齿条(12),第五钢管(7)焊接在车架(13)的底板上,第四钢管(21)单边设有齿条(12)的下端插入在第五钢管(7)孔壁上开有呈单边槽的孔槽内,第四钢管(21)自由的在第五钢管(7)的孔槽中伸缩;第三钢管(5)下端安装第一销(18),第三钢管(5)插入在第四钢管(21)孔壁上开的呈对称的孔槽内,第三钢管(5)不仅自由的在第四钢管(21)的孔槽中伸缩,第一销18还能分别旋插在孔槽上的三个防串槽内;第二钢管(4)下端安装第二销(39),第二钢管(4)插入在第三钢管(5)孔壁上开的呈对称的孔槽内,第二钢管(4)不仅自由的在第三钢管(5)的孔槽中伸缩,第二销(39)能还旋插在孔槽中上部的防串槽内;第一钢管(3)下端安装第三销(38),第一钢管(3)插入在第二钢管(4)孔壁上开的呈对称的孔槽内,第一钢管(3)不仅自由的在第二钢管(4)的孔槽中伸缩,第三销(38)能还旋插在孔槽中上部的防串槽内,组成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锤钻仰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连接器包括内角螺栓(28)、锁定圈(1)、V形立板(22)和V形板(2),用两棵内角螺栓(28)将V形立板(22)端面与V形板(2)中部的V形平面紧固, V形板(2)底部设有的圆柱体与第一钢管(3)的上端孔紧配合,V形立板(22)上安装锁定圈(1),手持式电锤钻放置在由V形立板(22)和V形板(2)组成的相互垂直的定位槽上,并用锁定圈(1)上的螺丝将电锤钻紧贴在定位槽内,组成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锤钻仰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钻孔自行进给器包括手动齿轮(9)、支撑体(11)、键(44)、齿轴(10)、垫片(45)、左轴承(30)、右轴承(35)、左螺帽(31)和右螺帽(29),手动齿轮(9)前端设有呈T形的压杆手柄,手动齿轮(9)中部的孔设有内键槽,手动齿轮(9)的后端设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端面圆上设有插销孔,第五钢管(7)的单边槽两侧分别安装左、右两个支撑板,左、右两个支撑板组成支撑体(11),带键(44)的齿轴(10)依次插入支撑体(11)上的左支撑板、手动齿轮(9)、垫片(45)和右支撑板,再将左轴承(30)和右轴承(35)通过左螺帽(31)和右螺帽(29)分别压入支撑体(11)的左、右两支撑板的轴承座孔和齿轴(10)的两端轴径上,手动齿轮(9)后端的扇形齿轮置于支撑体(11)的左、右两支撑板之间,使扇形齿轮的齿插入第五钢管(7)的单边槽内与第四钢管(21)上的齿条(12)啮合,组成钻孔自行进给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40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龙内胆外壳
- 下一篇:磁悬浮万向动量球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