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异构网络多属性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3768.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琦;张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层次 分析 属性 决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异构网络)的异构网络多属性决策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是各种无线技术共存的局面,异构网络是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往所设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某种先进的无线技术组成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的网络,而4G则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在IP平台上协同工作融合而成的异构通信系统,如何对已有网络进行合理选择是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异构融合网络环境下,网络的异构性和差异性较大,用户在网络初始化状态下首先需要根据网络当前状况对网络进行选择,选择结束后,随着用户地理位置的改变,业务的变化,以及网络本身的变化,原先选择的网络性能不一定是当前时刻最好的,这时需要对网络重新选择,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垂直切换,网络初始和垂直切换时均需要对网络进行判决和决策。
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协同工作的异构网络通信系统中,对网络进行选择时,网络间RSS指标不具有可比性,虽然可以分别为网络设置不同的切换门限值,但是只基于这个因素决策是不够的。为了提供用户满意QoS和最小化服务代价,除了考虑接收信号的强度,还需要根据网络、应用、用户和终端相关的QoS、用户爱好、服务资费、安全等级、网络参数等多种因素对整个异构网络中的网络性能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多属性决策是异构网络中经典的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客观决策机制包括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熵权法(EW)、灰度分析法(GRA)等,主观决策机制包括简单加权法(SAW)、指数加权法(MEW)以及层次分析法(AHP)等。AHP、SAW以及EW算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计算出每个网络属性的权重,再通过网络参数对网络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最佳的目标网络。
AHP算法是广为使用的一种用来计算权重的方法,已基本满足主观范围内对事物的等级认定。但是层次分析法是基于以下三个假设进行决策的:
1.将决策系统分为若干层次,上层元素对下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次的 元素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一般各层内部的元素之间都存在依存关系,同时下层对上层也有反支配的作用。
2.决策问题可分为多个层次,上层元素对下层元素起控制作用,同一层次的元素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内部的相互依赖性。比如同一指标层上的各个指标间偏好独立。而实际决策问题中某些指标间往往存在相互影响。
3.各个层次间只是存在相邻两个层次间自上而下的影响作用,没有考虑下层对上层的反作用。非相邻层次间的相互影响没有考虑。而在实际决策中下层元素对上层元素有反作用。
但是三个假设均与某些实际决策问题有背离,没有在理论上考虑复杂动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虽然从定性和定量上求得了主观权重,但不是最符合真实情况的结果,对其改善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复杂动态网络选择系统中的各属性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还有目标网络对属性的影响和反馈,提出了非独立反馈系统的决策方法,使得决策更符合实际情况,实时语音业务下能较好的选择时延低、抖动小的目标网络。
技术方案:本发明即异构网络中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综合考虑网络属性内部关系,以及网络属性和目标网络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3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