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语言的电网地理接线图自动绘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3632.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梅;龚群;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语言 电网 地理 接线 自动 绘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接线图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语言的电网地理接线图自动绘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语言―G语言规范(以下简称“G语言”)是在IEC61970-453基于CIM的图形交换基础上,针对SVG文本较大且网络传输较慢所发展起来的针对电力系统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图形描述语言。G语言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系统公有信息,包括电压等级定义、图元、间隔、菜单等,类似于C语言的头文件,交换频率较低。另一类是某幅具体图形的描述,采用类似于C语言中函数调用的方式引用头文件。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图形文件交换的数据量。G语言是一种基于标记的遵循xml标准的纯文本语言,和SVG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语言的电网地理接线图自动绘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电网地理接线图绘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G语言的电网地理接线图自动绘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将电网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的图形信息按层次结构分层保存至G文件;
所述电网接线图的图形信息包括电压等级、潮流信息、线路、发电厂、变电站和杆塔;
所述地理接线图的图形信息包括地理区域、交通信息、地理信息和矿源信息;
所述图形信息包括横纵坐标信息和颜色信息;
所述电网接线图的图形信息的层次结构具体包括三层,第一层包含图形信息:电压等级和潮流信息;第二层包含图形信息: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隶属于电压等级;第三层包含图形信息:杆塔,杆塔隶属线路;
所述地理接线图的图形信息的层次结构具体包括两层,第一层包含图形信息:地理区域和交通信息;第二层包含图形信息:地理信息和矿源信息,地理信息和矿源信息隶属于地理区域;
步骤2:确定各个图形信息的G语言图形元素表示形式,具体为:
以G语言规范中的点状图形元素表示杆塔;
以G语言规范中的连接线图形元素表示线路;
以G语言规范中的矩形图形元素表示发电厂;
以G语言规范中的圆形图形元素表示变电站;
以G语言规范中的动态文本表示潮流信息;
以G语言规范中的三角形图形元素表示地理信息;
以G语言规范中的多边形图形元素表示矿源信息;
以G语言规范中的连接线图形元素表示交通信息;
步骤3:将电网接线图的图形信息按电压等级分类,每个电压等级下都包含各自的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图形信息,每个线路下包含杆塔图形信息;
步骤4:按照步骤2确定的各个图形信息的G语言图形元素表示形式,分别将同一电压等级的杆塔、发电厂和变电站绘制成电网接线图,并将绘制的所有电网接线图放入同一坐标系中;以动态文本表示形式将潮流信息添加到电网接线图,形成实际电网接线图;
步骤5:按照地理接线图的图形信息所处的地理区域,将同一地理区域的地理接线图的地理信息和矿源信息绘制成地理接线图,并将绘制的所有地理接线图放入同一坐标系中,形成实际地理接线图;
步骤6:计算各杆塔的回归直线,使用G语言规范中的连接线图形元素表示形式将所述回归直线分别以不同的颜色绘制在实际电网接线图和实际地理接线图中;
步骤7:将实际电网接线图和实际地理接线图叠加,形成最终的电网地理接线图。
所述计算各杆塔的回归直线具体是:
步骤11:分别计算各个杆塔的横坐标的平均值和纵坐标的平均值;其中,计算各个杆塔的横坐标的平均值的公式为计算各个杆塔的纵坐标的平均值的公式为N为实际电网接线图中的杆塔个数,xi和yi分别为第个杆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i=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3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