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3031.X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星;朱劲野;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2;G02F1/13357;G02B27/2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双视背光模组,包括非平行背光源和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片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至少两层棱镜片,所述至少两层棱镜片在垂直方向上重叠设置,棱镜轴垂直双视区水平方向的连线,且不同层棱镜片的棱镜轴彼此平行;其中,
位于所述扩散片一侧的第一层棱镜片具有棱镜的一面面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用于对所述非平行背光源入射的光进行聚光,除所述第一层棱镜片以外的其他层棱镜片用于对聚光后的光进行逐级分光,并将逐级分光后的光聚集在双视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除所述第一层棱镜片以外的其他层棱镜片,具有棱镜的一面,全部面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棱镜的一面面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棱镜片为三层,其中,位于扩散片一侧的第一层棱镜片具有将所述非平行背光源入射的光的半峰值角度控制在不大于45°的棱镜顶角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扩散片一侧的第一层棱镜片的棱镜顶角角度为28°~42°;且,
第二层棱镜片的棱镜顶角角度为114°~122°;
在液晶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三层棱镜片的棱镜顶角角度为28°~4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棱镜片的棱镜的顶角角度与所述第三层棱镜片的棱镜顶角角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棱镜片的棱镜的顶角角度与所述第三层棱镜片的棱镜顶角角度为4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棱镜片的棱镜顶角角度为120°。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棱镜片的棱镜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棱镜轴与所述左视区与右视区水平方向连线平行的聚光棱镜片,且所述聚光棱镜片位于最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棱镜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与所述最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棱镜片在垂直方向上重叠设置。
10.一种双视背光模组,包括平行背光源和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片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棱镜片,用于对所述平行背光源入射的光进行分光,并将分光后的光聚集在左视区和/或右视区内,其中,
所述棱镜片具有棱镜的一面,面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棱镜轴垂直左视区与右视区水平方向的连线,且所述棱镜片的棱镜底角小于arcsin(1/n),其中,n为棱镜的折射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经所述棱镜片分光后的光的分光角度与所述棱镜片的棱角底角满足关系:
Sin(θ)=n*sina;
其中,a为棱镜片棱镜底角角度,θ为经所述棱镜片分光后的光的分光角度,n为棱镜折射率。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的棱镜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棱镜轴和所述左视区与右视区水平方向连线平行的聚光棱镜片,且所述聚光棱镜片位于所述棱镜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与所述最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棱镜片在垂直方向上重叠设置。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30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