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法双极性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2647.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林润;徐小丽;唐伟;陈苏杰;郭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05 | 分类号: | H01L51/05;H01L51/30;H01L5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极性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溶液法双极性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溶液法薄膜晶体管由于具有低成本、可低温制备、易于柔性和大面积集成等优点取得了广泛的关注,在传感单元、射频标志识别标签、电子纸显示背板、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已经取得了实际应用。随着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低成本和便携性不断增长的需求,溶液法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势必会得到更大的推动和重视。
溶液法薄膜晶体管根据半导体层导电载流子的不同分为空穴传输型(P型)和电子传输型(n型)两种。现阶段由于P型和n型晶体管在材料体系和工艺选择上没有取得很好的兼容,往往是以单极性的方式出现在电路应用中。然而与传统硅基电子器件类似,互补式逻辑电路因为有着低功耗这一巨大优势势必会同样成为溶液法薄膜晶体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用溶液法薄膜晶体管来实现互补性逻辑电路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选用两种不同极性的半导体材料(一种P型,一种n型)沉积在相应的不同位置,但是这种方法对材料定位和绝缘层特性要求较高,并不适合低成本的应用。此外,也有很多合成的新材料具有双极性(既传导电子,又传导空穴),可以利用此类可溶液法加工的单一半导体来实现互补性逻辑电路,然而现阶段这种材料体系并不成熟,短期内很难得到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溶液法双极性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结合溶液法n型无机半导体和P型有机半导体,利用一种堆叠结构来实现具有更好工艺兼容性和冗余度的双极性晶体管,从而应用于互补性逻辑电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溶液法双极性薄膜晶体管,其为堆叠结构,包括绝缘衬底、栅电极、栅极绝缘层、n型无机半导体层、源/漏电极、电极修饰材料和P型有机半导体层;其中:
所述绝缘衬底位于所述晶体管的最底层,所述栅电极位于所述绝缘衬底之上,所述栅极绝缘层覆盖在所述栅电极之上,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覆盖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之上,所述源/漏电极分离地设于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上,所述电极修饰材料修饰在所述源/漏电极的表面上,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层覆盖于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和电极修饰材料之上。
所述绝缘衬底为玻璃或塑料薄膜。
所述栅电极的材料为导电金属或导电有机物,该导电有机物为PEDOT:PSS。
所述栅极绝缘层为溶液法加工的绝缘层材料且不溶于制备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所用到的溶剂。
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为溶液法加工的电子导电的无机半导体材料,该无机半导体材料为无机氧化物半导体。
所述源/漏电极的材料为导电金属,该导电金属为金、银、铜或铝。
所述电极修饰材料为含巯基的化学单分子自组装薄膜。
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层为溶液法加工的空穴导电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该有机半导体材料为小分子半导体或聚合物半导体。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所述的溶液法双极性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绝缘衬底上制备栅电极,所用制备方法为使用具有一定图案的掩膜进行热蒸镀、光刻、喷墨印刷或丝网印刷;
2)在所述栅电极上制备栅极绝缘层,所用制备方法为溶液法旋涂或刮涂绝缘层溶液;
3)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制备n型无机半导体层,所用制备方法为旋涂、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或提拉法;
4)在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上分离地制备源/漏电极,所用制备方法为使用具有一定图案的掩膜进行热蒸镀、光刻、喷墨印刷或丝网印刷;
5)在所述源/漏电极的表面上修饰电极修饰材料,所用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源/漏电极在含巯基的化学单分子自组装薄膜中浸涂;
6)在所述n型无机半导体层和电极修饰材料上制备P型有机半导体层,所用制备方法为旋涂、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或提拉法。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材料特质,利用无机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在溶剂上的正交性,在制备无机半导体之后再制备有机半导体来实现双极性,其具有更好的工艺兼容性和冗余度,能够很好的集成现有的成熟材料体系,进一步促进溶液法薄膜晶体管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巧妙利用材料特性实现双极性薄膜晶体管,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互补性逻辑电路。
第二、对工艺要求低,有很好的工艺兼容性。
第三、可溶液法低温制备,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柔性衬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转子
- 下一篇:管线式胶体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