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式触控屏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2468.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卢镇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宝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B32B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式触控屏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机交互设备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是一种运用了复合材料的触控屏和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触控屏是现代电子设备中获得长足发展的部件。不论在固定设备还是各种智能手持设备,这种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十分贴合人体操作和思维习惯,直观、快速、高效。
触控屏是配合显示设备的部件,根据其触控感应的原理作为区分,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变形电阻式、感应电容式、红外线式等等,其中,广泛运用于便携手持设备的是感应电容式触控屏。这种感应电容式触控屏利用人体在触控屏上的不同位置带来的感应电容变化捕捉其触控手势信息,从而获得操作反馈,利用屏幕本身的信息提示完成人机交互。这种触控屏的特点是,其本身具有透光的区域,一方面使显示设备的信息可以无碍输出,另一方面具有在平面内用于形成感应电容的透明电极,所以,必然会具有多层的透明结构。随着便携手持设备的发展,这种感应电容式触控屏的必然趋势为:更薄、更轻、更适宜的强度和更低的成本。
目前,这类多层的电容感应触控屏常见的方案是采用透明的基板材料,利用光学胶与其他材料多层贴合制成,这类贴合工艺日渐成熟。但这种贴合的工艺具有其难以逾越的缺陷:分层多,一方面影响到了使用效果:透光性被削弱、厚度受局限、重量也受局限;另一方面,层数多导致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良率低。可见,多层结构的感应电容式触控皮亟待解决其多层工艺带来的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多层结构的电容触控屏工艺、材料成本高且良品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式触控屏及其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材料式触控屏的生产工艺,包括:
备料:提供上层PMMA与下层PC或PET材料相配合构成的透明复合基板;
遮光涂布:将遮光材料按照设计形状涂布于该复合基板的下层表面;
感应层成型:将ITO材料附着于对该下层表面,使之成为具有感应功能的图案;以及
导线成型:将金属材料附着于该感应层的下表面,并且成型为与该图案相连接的走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有如下方面的改进: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成型步骤中,使用低温溅镀的方式将该金属材料溅镀于该感应层下表面,再采用蚀刻的方法成型所述走线。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成型步骤中,使用银浆印刷的方法,直接将具有所述走线形态的该金属材料印刷于该感应层的下表面。
较佳实施例中,该遮光涂布步骤通过微影制程,将黑色的所述遮光材料于该复合基板的下表面予以涂覆并蚀刻。
较佳实施例中,该感应层成型步骤中,通过溅镀的方式将ITO材料覆盖于该复合基板的下表面,并通过微影制程蚀刻出所述的图案。
较佳实施例中,在该导线成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一裁切步骤,该裁切步骤采用CNC方式将所述复合基板按照若干小单元形状将其裁切分离。
作为该工艺所得到的产品,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材料式触控屏,它自上而下顺次包括以下层级:
复合基板层,该复合基板层为上层的PMMA与下层的内层材料平面结合构成的复合透光材料;该内层材料包括PC或PET;
遮光层,涂布于该复合基板层的内层材料之下,成型为该触控屏的遮光图案;
感应层,其形态为ITO薄层,具有构成感应电容的图案;以及
导线层,其形态为低温溅镀或银浆印刷方式附着于该感应层之下的金属导线,具有连通该感应层图案的走线。
较佳实施例中,该复合基板层厚度范围为0.8-2.0mm,且该上层的PMMA厚度不小于30μm。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完全省却了贴合工艺,复合材料制成的复合基板同时起到了保护和构造感应器的作用,省略了传统方式贴合工艺必须的光学胶层和ITO导电膜层,节省了材料,缩短了工艺时间,减少了不良率。同时,透光率高,厚度小,重量轻,特别适用于新型的手持便携设备。
2.复合基板本身易加工,相对于玻璃材质的传统方案而言,其加工工艺十分简单,裁切容易,可以用CNC方式快速实现,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备料步骤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遮光涂布步骤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感应层成型步骤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导线成型步骤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部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宝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宝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制马达
- 下一篇:可提升暖气热交换器使用安全的专用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