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煤粉生产半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2462.4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萍;方会斌;郑广超;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煤粉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焦(兰炭)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煤粉生产半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神府、新疆等地是蕴藏大量不粘、弱粘和长焰煤等矿产资源的地区,尤其是位居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地区,已建设了很多60万吨/年~240万吨/年兰炭厂。这些兰炭厂采用大型直立炉生产工艺生产半焦,其入炉原料均为20mm~80mm不粘、弱粘或长焰煤块煤。兰炭厂将买来的块煤进行筛选,取20mm~80mm块煤作为直立炉生产原料,而筛下约占煤量15%~20%的粉煤,只能作为廉价的动力煤卖掉,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煤矿生产来看,由于大规模开采和机械化作业,其块煤率很低仅为30%~35%,而粉煤量很大达到开采量的65%以上,随着块煤的供应不足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兰炭厂的正常生产。
关于不粘、弱粘和长焰煤等非炼焦煤的粉煤利用技术,有大连理工大学的流化床粉煤低温干馏技术,该技术已在陕西神木地区一公司投入了生产试验。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输送设备磨损严重;2)煤气中粉尘量大,所回收的焦油难分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煤粉生产半焦的方法,以低煤化度、高挥发份的不粘、弱粘或长焰煤粉为主要原料,配入适当的粘结性煤和粘结剂,采用冷压成型方法生产型煤,并通过直立炉干馏炭化,生产电石型焦或铁合金型焦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煤粉生产半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原料组分按比例配合后,送至带隔套的搅拌机中,将温度不超过200℃的0.4~0.7MPa的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分别通入隔套和搅拌机中,使粘结剂熔化与煤料颗粒充分浸润接触后,用对辊成型机压制成直径20~50mm的型煤,装入直立炭化炉中炭化干馏生产出半焦。
所述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
原料煤粉(粒度<6mm、其中≤3mm的占80%以上) 85%~94%,
粘结性煤(粒度<6mm、其中≤3mm的占85%以上) 0~10%,
粘结剂 (粒度≤1.5mm) 6~15%。
所述原料煤粉为长焰煤、不粘煤或弱粘煤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粘结性煤为1/3焦煤或肥煤,且灰分不大于12%、硫小于1%。
所述粘结剂为煤焦油中温沥青,软化点(环球法)75℃~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不粘、弱粘或长焰煤的粉煤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型煤,替代块煤,作为生产铁合金、电石等行业专用焦的原料,解决了兰炭生产企业块煤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环境。2)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少,无需改变已有的直立炉生产装置,只需增设粉碎、混合、成型设备即可。3)用本发明所生产半焦,大于15mm块焦率达到85%以上,所得型焦基本保持型煤形状,略有收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生产的半焦对CO2的反应活性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2生产的半焦对CO2的反应活性曲线图;
图3是实施例3生产的半焦对CO2的反应活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煤粉生产的半焦,其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为:
原料粉煤 92%,煤焦油中温沥青 8%。
生产方法:是将原料煤粉和煤焦油中温沥青按比例配合后,送至卧式搅拌机中,向搅拌机和隔套中通入0.4MPa的饱和蒸汽进行混捏搅拌,搅拌均匀并具有一定塑性的物料从搅拌机中排出,由对辊成型机压制成直径35mm的卵形煤球,装入釜式炭化炉中炭化干馏,炭化温度720℃,得到半焦。
实施例1所得半焦的质量指标如下:
灰分(Ad)6.91%,挥发分(Vdaf)4.20%,硫(St,,d)0.26%,比电阻>109816 10-6Ω·m;反应活性高,半焦对CO2的反应活性见图1。落下强度:单球1.83米自由落下10次不碎。
实施例2
一种用煤粉生产的半焦,其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为:
原料煤粉86%,粘结性煤 8%,煤焦油中温沥青6%。
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所得半焦的质量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