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CuInS2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2353.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锋;王命泰;岳文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1G15/00;C01B31/0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cuins sub 量子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石墨烯-CuInS2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碳材料,其具有独特的性质,例如高热导率(~5000 Wm-1K-1)、高载流子迁移率(~200000 cm2V-1S-1)、高比表面积(~2630 m2g-1)、高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光学透射率等,在催化、传感、存储、生物医药和光伏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Prog. Mater. Sci. 2011,56,1178-1271)。近年来,由石墨烯与无机纳米结构形成的复合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能量转换、储能及催化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例如,Guo等(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3014-3017)在导电玻璃上通过交替沉积氧化石墨烯和CdSe量子点纳米膜形成超晶格薄膜,作为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SC)的复合光电极;Wang等(Nanotechnology 2011, 22, 405401)以还原态氧化石墨烯片为衬基用水热方法生长ZnO纳米棒并对纳米棒进行刻蚀,合成了石墨烯-ZnO纳米管阵列复合物,将其作为聚合物基太阳电池的光电极;Chen等(Nanoscale 2012, 4, 441-443)通过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吸附量子点的方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CdSe量子点复合物,用作QDSSC电池的宽谱响应光电极;Sathish 等(J. Power Sources 2012,217,85-91)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 Fe3O4纳米颗粒磁性复合物,其可用作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Liu 等(J. Power Sources 2012, 217, 184-192)用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还原态氧化石墨烯-Mn3O4纳米复合物,得到一种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材料;Chen等(ACS Nano, 2010,4, 6425-6432)用原位水解TiCl4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物。
CuInS2的具有较窄的带隙(1.5 eV)(Chem. Mater. 2003, 15, 3142-3147)和较大的吸收系数较大(α? 105 cm-1) (Cryst. Growth Des. 2007, 7, 1547-1552),是一种理想的太阳电池材料(J. Mater. Chem. 2006, 16, 1597-1602, Nano Lett. 2006, 6, 1218-1223)。本发明中,我们用氧化石墨烯片层原位生长量子点并结合后续还原过程,得到一种石墨烯和CuInS2量子点组成的复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CuInS2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墨烯-CuInS2量子点复合物:所述的石墨烯-CuInS2量子点复合物通过溶剂热法在高压釜中合成,由还原态氧化石墨烯和黄铜矿型CuInS2量子点组成,CuInS2量子点粒径为2-5 nm, CuInS2量子点以单层分散于石墨烯片层上和在石墨烯片层表面聚集形成三维聚集体两种形式存在,CuInS2量子点中Cu:In:S 的原子比为1:1.3: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水溶性闪锌矿结构的CuInS<sub>2</sub>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溶性闪锌矿结构CuInS<sub>2</sub>或/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纳米晶及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TiO<sub>2</sub>-CuInS<sub>2</sub>核壳纳米棒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高效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一维铜铟硫-硫化锌异质结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CuInS<sub>2</sub>/ZnS和CuInS<sub>2</sub>/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CuInS<sub>2</sub>单晶体制备装置
- 一种还原石墨烯-CuInS<sub>2</sub>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一种含纤锌矿孪晶结构的铜铟硫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在CuFeO<sub>2</sub>/CuInS<sub>2</sub>复合半导体薄膜电极上将CO<sub>2</sub>还原为甲醇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