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菜籽的冷榨制油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72251.0 | 申请日: | 2012-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道际;姜绍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籽 冷榨制油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菜籽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冷榨油菜籽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油菜籽的冷榨制油工艺包括原料油菜籽的破碎、打筛碾搓、风力提皮分离,然后辊压制坯、低温膨化调质,最后低温压榨。压榨之前如何将破碎后的皮仁分离,直接影响到成品油的质量和出油的效率,另外还会影响菜籽饼的进一步处理。现有技术中的风力提皮分离就是利用风力来分离质量各异的成分,这种分离法其分离效率低、且分离的准确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仁分选效率和准确性高的油菜籽的冷榨制油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菜籽的冷榨制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油菜籽的破碎;
b、打筛碾搓;
c、皮、仁色选分离;
d、然后辊压制坯;
e、低温膨化调质;
f、低温压榨。
采用差速破碎、打筛碾搓、皮、仁色选分离工艺,解决了菜籽高效脱皮与分离的关键技术难题。仁中含皮率≤2%,皮中含仁率≤2%,同时改善了风选脱皮的噪音和灰尘,并且风选时将小颗粒的粒仁、皮一并选定归为皮类的缺陷被彻底杜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油菜籽的冷榨制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油菜籽的破碎,采用差速转辊实施差速破碎;
b、打筛碾搓;
c、皮、仁色选分离;
d、然后辊压制坯;
e、低温膨化调质;
f、低温压榨。
上述技术方案中,最要的就是皮、仁色选分离,通过识别皮、仁的颜色识别,皮、仁原料由斜向布置的供原料滑落的导料槽滑落,用压力气体对准待分离物料中的其中一种颜色的部分进行喷射,在分离后的物料下方对其进行收集,这样就将物料分离开来,即将皮、仁分离开了。
采用上述工艺中,皮、仁色选分离前的原料实施晾干处理,这样可以可以避免皮、仁粘粘在一起,从而提高分离效果。
所述的皮、仁色选分离由色选分离机实施色选分离,色选分离机包括物料颜色采集单元,颜色采集单元采集的颜色信号输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气动单元执行压力气体喷射,物料沿自上而下斜向布置的滑道斜向抛落,气动单元的气体喷射方向斜向向下并与物料的抛落路径交叉或垂直交叉。对于破碎、打筛碾搓后的菜籽来讲,主要的就两种,其一是白粒仁和黑粒皮,这是两种有着显著色差的物料,采用色选设备实施色选分离,其分选效率高,准确性高,仁中含皮率≤2%,皮中含仁率≤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2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