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1668.5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合格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为讲求生产效率,发明各种合适的装置以方便快速地检测产品,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光检查产品的不良不是检测的真正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出不良的产品,然后剔除这些不良品,包装出合格的产品。目前,市场上都是通过检测再依靠另外一个装置来剔除不良品或者依靠人工来剔除。这样不管是成本还是操作工序都会相应的提高和复杂了。
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生产工序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包括一支座,其上设置有倾斜横向延伸的导轨,其导轨两侧垂直延伸出一对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一用活动栓连接的门体,与所述活动栓连接有一气缸,与所述门体对应门体的下方有一废料箱,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气缸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导轨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位于所述导轨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入料口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部分延伸支座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中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一支座10,其上设置有倾斜横向延伸的导轨20,其倾斜设置,减少了产品摩擦力,使产品利用自身重力可自行沿导轨20滑下。在该导轨20两侧垂直延伸出一对挡板: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3,防止产品从两侧边脱离导轨20。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21上开设一用活动栓(未图示)连接的门体25,门体25的长度大于该导轨20的宽度。该门体25闭合,导轨20上的产品正常传输到下一道工序,若门体25打开,门的端部则与第二挡板23相抵,使导轨20封闭,导致产品滑向门体25的打开端。与所述活动栓连接有一气缸40,该气缸40设置于导轨20的底部,其相对于与活动栓连接的一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座延伸出的一部分。该气缸40的运动则控制门体打开与闭合。
在本发明中,与所述门体25对应门体25的下方有一废料箱30,用于收集检测出的不良产品。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传感器50,位于入料口的端口处,用于检测工件。
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50和气缸40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传感器40接受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再控制气缸40的运动,从而控制门体25的打开与闭合。具体的,传感器50感应入料口区域,产品进入入料口,若是良品,传感器5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不做处理,其门体25还是处于闭合状态,导轨20上的产品则正常沿导轨20滑下;若不是良品,传感器50同样传递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收到信号后控制气缸40运动,气缸40运动带动活动栓,引起门体25运动开启,门体25端部抵持于第二挡板23,指引导轨20上的产品进入门体25的开口,掉入到废料箱30中,这样即完成了不良产品的检测与回收工作。其工序简单,检测效率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1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脱氨新方法
- 下一篇:物联网工程教学开放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