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摄像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0810.4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吴双;吴少智;周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G03B17/12;G02B13/18;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虹青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摄像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摄像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像头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然而,现有技术的摄像头都是直接用通用串行总线(以下均称为USB)线连接到计算机(以下均称为PC)机上。以上述连接关系连接的摄像头在结构与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上述现有的摄像头和图像显示终端之间必须有连接线连接,因此在进行设备连接,尤其是摄像头和显示终端有一定距离的时候,进行上述的设备连接就非常不便;其次,现有的显示终端是PC机显示器或者监视器之一;再有,现有技术中一个显示终端只能监视来自一个摄像头的图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摄像头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摄像头普遍存在着体积小型化和成像质量难以兼顾的不足与缺陷。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摄像头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摄像头,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摄像头,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线摄像头。该摄像头成像质量高,能够方面地实现无线信息传输,而且整体结构合理,尺寸较小,制造成本较低,相对于现有具有具有诸多的优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摄像头,具有发射端和接收段,所述发射端包括:视频处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摄像头和音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仅为三个:从物方到像方依次为:焦距为f1第一凸透镜,焦距为f2的第二双凹透镜,焦距为f3的第三凹凸透镜,用于承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f1/f2的比值为-0.2到-1.5,f1/f3的比值为0.45到1.33,第一凸透镜和第二双凹透镜之间的距离d1为2-8mm,所述第三凹凸透镜和第二双凹透镜的像方表面上设置有二元光学结构,用于进一步消除成像像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透镜的表面为非球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摄像头连接于电路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接收端包括信号接收设备和信号显示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发射端具有信号发射调谐器,其可以选择特定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发射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线摄像头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无线摄像头的发射端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无线摄像头的接收端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摄像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无线摄像头的原理图,其包括:设置在需监控的位置的一侧,对需监控的位置的图像及声音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并将处理过的信号进行无线信号发射的发射端F;以及将发射端F发射的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并将接收并处理的信号传输到电视机和/或PC机上进行视频及音频信号的显示及输出的接收端J。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无线摄像头的发射端的原理图,本发明的发射端F包括:感测外界图像并转化为图像信号输出的摄像头4;与上述摄像头4连接,并将该摄像头4发送的图像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A1的视频处理模块1;感测外界声音并转化为音频信号B1输出的音频输入设备5;与上述视频处理模块1及上述音频输入设备5连接,并且接收上述视频处理模块1输出的视频信号A1及上述音频输入设备5输出的音频信号B1的信号发射模块2,该信号发射模块2将接收的上述视频信号A1及音频信号B1发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0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