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确定仪器在井中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70647.1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翔;刘越;于洋;伍东;马勇光;仵燕;白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马永利,卢江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确定 仪器 中的 深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物体在井中的深度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仪器在井中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测井过程中,测井仪器在不同时刻在井中向下移动的深度的获取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记录井口处的电缆向井下移动的长度来确定的;第二种方式是在恒定的拉力下等间隔地在电缆上做上磁标记,测井过程中通过对磁标记的检测而获得仪器在井下所处的深度。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来测量测井仪器在井中的深度。在其操作过程中,由于电缆的弹性测井仪器在井下会受到各种阻滞作用,当井下阻滞力均匀且地面电缆拉力稳定时,测井仪器作近似匀速运动,测井仪器和井口电缆同步,所以测井仪器在井中的深度等于在井口按照规则的电缆深度间隔记录的电缆向井下移动的长度(通常被称为记录深度),此时测井仪器实际运动的加速度基本上与其所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值相同。
然而,由于井下的情况一般来说比较复杂,存在各种物质或障碍物等来阻碍测井仪器的移动,所以导致测井仪器很少做真正的近似匀速运动,这样就会使得仪器在井下的“深度”和井口处电缆的“记录深度”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如果测井仪器因为障碍物而遇卡时,从测井仪器遇卡停住一直到解卡,记录深度的变化全部来自于电缆的仲长,而该仪器所处的深度的变化却很小,从而使得这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偏差。
这种偏差影响了测井仪器所测得的其所处深度处的地质信息与通过电缆记录的测井仪器在井中所处的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测井仪器在井下所测得的关于井下岩石的孔隙度类型及其分布、沙泥质分布及其相关关系等信息真正处于井下的哪个位置,从而对后续的操作带来的极大的困难,会导致后续的处理浪费许多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实际测井研究中消除这种偏差以便得到测井仪器在井中实际所处的深度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需要一种适应于测井实时采集与测后处理的确定仪器在井中实际所处的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确定仪器在井中的深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配置于电缆的一端的仪器从井口放入井中,并同时以采样间隔T记录不同时间采样点处仲入到井中的电缆的长度;
(b)该仪器中的加速度计测量该仪器在所述不同时间采样点处的加速度,并通过电缆将所述加速度传输到井口处的配置于所述电缆的另一端的接收器,并且该接收器还接收所记录的伸入到井中的电缆的长度,其中该接收器中的计数器对所述时间采样点的数目进行计数;
(c)选择可滑动的时间窗口,对所接收到的所选时间窗口内的n个时间采样点处所述仪器的加速度进行校正,其中n表示在所选时间窗口内要校正的时间采样点的数目,n是大于600的偶数,且所选时间窗口的长度为n×T;
(d)根据所得到的所选时间窗口内的时间采样点处经过校正的加速度以及仲入到井中的电缆的长度来计算在所选时间窗口内的时间采样点处所述仪器的移动速度;
(e)通过所得到的所选时间窗口内的时间采样点处所计算的所述仪器的移动速度以及伸入到井中的电缆的长度来确定在所选时间窗口内的时间采样点处所述仪器在井中的深度;以及
(f)重复步骤(c)-(e)直到剩下的所述时间采样点的数目小于n为止。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通过上述方法得到测井仪器在井中的深度之后,测井仪器就能够将所测得的其所处深度处的井壁岩层成分、井壁地层结构及地层所含流体的情况与该仪器所处的井下深度相对应,从而便于测井研究人员针对不同深度处的物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准确高效地进行适当的处理。这在实际测井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避免进行徒劳的工作,准确地对不同深度处的井壁物质等进行研究,提高了整个测井工作的进度等等。
以上相当宽泛地概括了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实施例可以容易地用作用于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认识到,这种等效的构造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通过结合附图来阅读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注意,这些实施例用于图示基本原理,使得仅图示为了理解基本原理而必需的那些特征。附图未按比例。另外,相似标号在附图中通篇表示相似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0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