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碎干燥处理工艺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70036.7 | 申请日: | 2012-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刘淑良;侯波;张康;杨洪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碎 干燥 处理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干燥处理工艺及设备,属于粉碎、干燥装置领域,主要应用于洗煤厂中对煤泥、褐煤的干燥及粉碎。
背景技术
现今的煤炭行业中煤泥、褐煤的市场份额较大,但是由于其含水量较高影响其产热能力,因此价格极低。在市场上的煤泥处理装置虽然形式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只是样式上的变化,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干燥脱水。在多数的洗煤厂中对煤泥的处理大多采用压滤机和烘干机,压滤机是通过挤压来达到煤泥脱水的目的,其缺点为只能达到煤泥、褐煤等的外部脱水,对于内水却无能为力,而烘干机是通过引入热量来烘干煤泥,此设备需要的热量极大,容易发生爆炸和粉尘环境污染,且需要热源产生装置,属于落后的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且环保的粉碎干燥处理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粉碎干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进料:通过送料装置把需要干燥的物料运送到布料设备中。
(2)分料:布料设备的底部有下料口,每个下料口均对应有料仓。
(3)上料:进入料仓的物料通过上料装置进入射流发生器中。
(4)粉碎干燥:物料在射流发生器中进行粉碎干燥。
(5)出料:从射流发生器中干燥后的物料经过旋风收集装置进行物料和水的分离,分离后的物料经出料装置运出工作区域,水分和分离出的粉尘进入除尘装置。
所述的粉碎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检测送料装置,自动检测送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自动控制布料装置,自动控制布料装置底部连接料仓,自动控制上料装置的入料口与料仓连接,出料口连接射流发生器,射流发生器通过送料管连接旋风收集装置,旋风收集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出料装置,排气口连接除尘装置。
本设备的各装置可连接PLC控制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工作效率;自动检测送料装置可将需要干燥的物料运送到自动控制布料装置上,自动控制布料装置底部有料仓,料仓有储存功能,可使自动控制上料装置连续上料,自动控制上料装置将料仓中的物料输送到射流发生器中,射流发生器对物料进行粉碎干燥,粉碎干燥后的物料经过旋风收集装置的出料口,通过出料装置运出工作区,水分及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排气口进入除尘装置。
所述的射流发生器内部包括压缩段和扩张口,压缩段和扩张口之间设置喉管,压缩段、喉管与扩张口构成射流粉碎区,射流发生器包括第一射流粉碎区和第二射流粉碎区,第一射流粉碎区与第二射流粉碎区之间设置真空区。通过射流发生器内部压力的变化及喉管的设置,使物料在射流发生器中进行干燥及粉碎,无需引入外部热源,既节约能源,又可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所述的自动控制布料装置的底部与料仓连接处设有闸门,闸门连接闸门控制装置。通过PLC控制装置控制闸门控制装置,可完成物料的分布。
所述的料仓内设置料位检测装置,料仓设置为2~5个,每个料仓对应2~5个自动控制上料装置。料位检测装置可检测料仓内的物料,将信号反馈给PLC控制装置。
所述的自动检测送料装置为皮带机、刮板机或者螺旋上料机。自动检测送料装置形式多样,可根据工作空间大小进行选择。
所述的旋风收集装置的出料口处设有自动检测装置。当有物料到达旋风收集装置的出料口时,自动检测装置可发出信号给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控制出料装置将物料运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粉碎干燥处理工艺中的粉碎干燥阶段可根据物料具体脱水要求设置粉碎干燥的次数,使物料快速达到所需干燥度;本发明装置包括多个料仓,为模块化设计,维修时无需停机,只需关闭所维修模块的电源即可,维修方便;安全性强,不存在爆炸等危险因素;整套工艺为自动化控制,控制方便,无论是处理中的细节还是设备故障都可在线监测,处理效率高,灵活性强;无需引入热源,节约能源,运行平稳,可长时间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射流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尘装置2、排气管道3、旋风收集装置4、出料装置5、送料管6、射流发生器7、自动控制上料装置8、皮带机9、料仓10、自动控制布料装置11、闸门控制装置12、闸门13、料位检测装置14、吊装机构15、第二扩张口16、第二喉管17、真空区18、第一扩张口19、第一喉管20、第一压缩段21、第二压缩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0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