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69513.8 | 申请日: | 2012-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长江;曾瑜;朱雷磊;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门 冲击 试验 速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锁试验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中,各种汽车门锁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在汽车门锁出厂前,都要对其耐久、最大负荷等进行试验,以保证汽车门锁的质量,车门锁冲击试验用于检测门锁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力,现有的车门锁冲击试验设备其冲击速度不可调节,针对不同的车门锁要设计出对应的冲击试验设备,造成试验成本较高,同时也不能全面地进行车门锁冲击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其根据需要可对冲击速度进行调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锁冲击试验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其包括试验平台和台板,所述试验平台的两侧设置均有上、下导轨,所述台板的两侧通过导向滚轮设置于所述试验平台两侧的上、下导轨上,所述台板和试验平台上对应安装待试验的锁体和锁扣,且所述试验平台上于台板的一侧设置推力气缸,对应于台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阻挡部件,所述推力气缸与台板相连接。
特别地,所述阻挡部件为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后连接头抵靠台板的一侧阻挡台板移动。
特别地,所述推力气缸与台板之间设置有推力传感器,所述推力传感器与显示设备通信连接。
特别地,所述上、下导轨均为圆柱形直线导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试验时,先通过阻挡气缸挡住台板防止其移动,然后由推力气缸对台板进行加力,推力传感器把推力值输出到显示设备显示,当达到需要的力值时,阻挡气缸动作,撤去阻挡力,台板按照所需的运动速度移动,将锁体和锁扣锁合,对车门锁进行冲击试验,通过改变推力气缸的推力来调节台板的冲击速度,通用性好,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车门锁冲击试验的冲击速度调节装置包括试验平台1和台板2,所述试验平台1的两侧均设置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上导轨3和下导轨4,所述上导轨3和下导轨4均为圆柱形直线导轨,所述台板2的两侧安装有四个导向滚轮5,所述导向滚轮5设置于上导轨3和下导轨4之间,所述台板1上安装有待试验的锁体6,配合锁体6于试验平台1上对应安装锁扣7,且所述试验平台1上于台板2的一侧设置推力气缸8,对应于台板2的另一侧设置阻挡气缸9,所述阻挡气缸9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10,所述阻挡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后连接头10抵靠台板2的一侧阻挡台板2移动,所述推力气缸8与台板2相连接,且所述推力气缸8与台板2之间设置有推力传感器11,所述推力传感器11与显示设备通信连接。
试验时,运动开始前,阻挡气缸9挡在台板2的前面,后端推力气缸8加力,推力传感器11把力值输出至显示设备,当达到需求的力值时,阻挡气缸9动作,撤去阻挡力,推力气缸8以恒力推移一定的时间,按V=(F/M)*t,可得到所需的台板的运动速度。其中:F---推力气缸的推力,M---台板和滚轮的总质量,t---推力气缸的推动时间。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