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真人体模型的触摸式穴位考试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9215.9 申请日: 2012-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2938228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0
发明(设计)人: 许玉龙;张佩江;段涛;谢志豪;陈昌爱;焦志爽;赵玉梅;齐同雷;张拼搏;许冬玉;黄静;许秋玉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学院
主分类号: G09B23/28 分类号: G09B23/28
代理公司: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代理人: 白毅明
地址: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仿真 人体模型 触摸式 穴位 考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式穴位考试、学习、模拟诊疗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仿真人体模型的触摸式穴位考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而经络穴位是中医的精髓之一,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门制定了国家标准,人体穴位模型国标GB12346-90。但人体经络穴位数目庞大,仅针灸穴位就409个,在实践中难于记忆。目前很多中医专家制作了人体和实物及挂图,准确地标出了穴位的具体地方和名称,然后再配套书籍进行查找和介绍,这样对记忆和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还是存在学习难、查询难、记忆难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数据存储、语音处理、光学识别、隐形编码识别等技术的发展,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为此不断地研究,试图制作出好学易懂的经络和穴位模型。

 中国发明专利200420102160.9公开了一种隐形码光学识别单体学习笔,将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和成熟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结合,把识别传感器、资料采集、编解码、声音播放等集中在一支笔形的工具上,然后在学习阅读的纸媒介上点击相应文字或图案对应的识别码,笔就发出相应的声音,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发明专利200820094692.0和200820141782.0在上述专利基础上,将码点读技术应用到人体穴位模型上,在标注经络和穴位的人体模型上,将语音笔在模型的具体穴位上方感应,语音笔将会播放此穴位语音信息,介绍朗读该穴位功能位置、针灸按摩方法,这种方法实现语音播放穴位功能,能够提高记忆和学习效果,但并不适合医生实际学习和中医针灸的基础。中医治疗疾病需要对穴位进行按摩和针灸,实际操作时医生需用手接触病人身体,通过触摸和经验准确找到某一穴位,但是上述方法没有用手指触摸穴位而完全依赖语音笔,若语音笔丢失或损坏,那么该模型就将成为没有任何语音功能的废品。

其他的此类利用电子语音对人体穴位进行识别及解说的相关技术均存在上述缺点,模型和识别装置及辅助设施不是一体化设计,使用受到局限,重要的是,不适合各种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功能单一。为解决上述局限,专利号201020681832.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摸式电子语音人体穴位模型,用单片机技术来实现触摸式按键的语音模型,符合中医针灸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特点,但该技术仅用单片机实现,只具备用于学习穴位的单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仿真皮肤人体模型的触摸式穴位考试装置用于穴位的考试和测试,同时具备穴位学习、模拟诊病等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仿真人体模型的触摸式穴位考试装置,包括整体或局部的仿真人体穴位模型本体、控制电路、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采用台式或笔记本电脑;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仿真人体穴位模型本体内的电路板上,人体穴位模型本体上对应每个穴位在其内部设置微型按键,从所述各微型按键分别引出导线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含有单片机(10)、译码器(13)、串口通信接口电路(12),微型按键采用译码器(13)来扩展键盘,实现按键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通过串口通信接口电路(12)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的基于仿真人体模型的触摸式穴位考试装置,单片机(10)采用80C51系列的任意一种,串口通信接口电路(12)采用MAX232芯片,MAX232芯片的控制端和数据端口与80C51的对应端口连接,键盘扩展使用4个74LS138译码器扩展到128个按键与单片机连接;4个译码器的1、2、3引脚分别都连在单片机P3.1、P3.2、P3.3,U1的E1接VCC,E2和E3分别连接P2.5和P3.0;U2的E1连接P3.0,E3接地,E2接P2.5;U3的E1接P2.5,E2接P3.0,E3接地;U4的E1接P2.5,E2接地,E3接一个非门之后再接P3.0;扩展布局为32*4的矩阵键盘,32列,4行,按键的列分别连在74LS38译码器的输出口,行连在单片机的IO口上。

所述的基于仿真人体模型的触摸式穴位考试装置,人体穴位模型本体采用微型按键镶嵌或焊接在穴位对应处,外表面覆盖一层仿真皮肤,在模型外部表明看不到任何按键和导线,模型本体底部设有底座(3),电路板存放在底座(3)内,底座内有电源或电源模块为控制电路,电源采用内置蓄电池,或者外接交流电转换后的5V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积极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