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9099.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毕刘新;刘莉飞;陈琳;董继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永磁 电机 转子 保护 套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尤其是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永磁体的固定有两种方法:
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高强度纤维绑扎方式。该种方式不需要热套配合,装配相对简单,但缺点在:(1)于绑扎应力难以精确控制,造成产品质量的方差过大;(2)纤维的导热系数较差,不利于转子散热;(3)纤维无法对永磁体可靠的磁屏蔽,导致整个转子的涡流损耗较大。
采用不锈钢或者是钛合金等高强度护套进行热套配合约束。该种方式易于产品质量控制,导热系数好,并且可有效地对永磁体进行屏蔽。缺点在于:当永磁体分块的时候,永磁体之间会产生斥力,难以进行热套工装。因此,需要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筒结构,用于解决高速电机的永磁体热套约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筒结构,可解决高速电机的永磁体热套约束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筒结构,包括转子,永磁体块和磁极间隔,其特点是:永磁体块和磁极间隔上开有放置无纬带的凹槽,永磁体块和磁极间隔通过无纬带固定在转子上。
永磁体块和磁极间隔外热套护套,护套收缩后紧箍在转子上。
护套材质为钢或高强度非导磁金属。
本发明的有效果:
本发明先用无纬带将分块的永磁体绑扎固定在转子上,然后再进行永磁体表面的精加工,最后进行护套的热套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无纬带固定永磁体,解决了热套工装过程中的分块永磁体互斥问题;
2)永磁体用无纬带固定之后,可以方便的进行永磁体表面的精加工,降低了热套配合时候的护套加热温度,既避免了永磁体的失磁风险有降低了因为高温导致的护套氧化问题。
本发明采用无纬带绑扎固定永磁体,解决了热套配合过程中的分块永磁体互斥问题,方便了永磁电机热套时候的工装难度;永磁体通过无纬带固定之后,可以方便的进行表面的精加工,降低了热套配合时候的护套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筒结构,包括转子1、永磁体块2、无纬带3、磁极间隔4、护套5。
永磁体块2和磁极间隔4加工出凹槽,凹槽中放置无纬带3,永磁体块2和磁极间隔4通过无纬带3固定于转子1上。此时整个转子可以进行转子外圆的精加工,降低配合公差,并提高其同心度,保证其在高速下的转子动平衡性。
护套5经过加热膨胀,套到装配好的转子上(包括永磁体块2与磁极间隔4),等温度降低后,护套5收缩,从而紧紧的将转子箍住。护套5材质为钛合金或者钢等高强度非导磁金属。
本发明的永磁体加工出凹槽,然后通过无纬带绑扎在转子上,从而解决了永磁体之间因为斥力而没法排列成型问题。待永磁体固定之后,可以进行外圆表面的精加工。护套加热之后膨胀,从而可以套上永磁体,待温度降低后,护套将永磁体紧紧箍在转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