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行于双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移动数字课堂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9074.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2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修齐;廖琨;刘伟华 |
主分类号: | G09B5/08 | 分类号: | G09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操作系统 平板 电脑 移动 数字 课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电化教育及计算机教育,尤其是多媒体教育、数字教育。
背景技术
目前,有条件的学校需要投资建设计算机教室及电教室,学生上相关的数字教育课程需要到有多媒体设备的电教室。电教室还要受教室、座椅、投影、网络布线、灯光等的一些限制,需要耗用学校的硬件等很多投资成本。
本系统所有配置都集成在根据需要任意移动的承载箱内,承载箱可为平板电脑充电,承载箱内置锂电池充满电需要四小时,即可保证承载箱内的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无线AP等装置十小时不插电工作。其特征是:客户机为运行安卓操作系统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双系统平板电脑、服务器为笔记本电脑、承载箱为移动箱。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笔记本电脑运行服务器端软件,客户机通过下载的客户端软件登录服务器,构建成移动电化教育数字课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计算机教室及电化教育的成本高、移动性差、普及性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系统不仅能将数字课堂移动到任意普通教室使用,还能大幅度降低数字电化教育的投资成本。
本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系统是:移动承载箱将25-45台的安卓系统平板电脑(含键盘鼠标)、笔记本电脑式服务器、锂电池、无线AP(Wifi)等集成到一体,总重量低于45公斤,方便移动。移动承载箱展开后,笔记本电脑式服务器终端供教师使用,平板电脑配有配套的键盘、鼠标,使每个终端构建成移动笔记本式样供学生使用。在承载箱内无线AP的网络环境下,平板电脑的远程桌面上的客户端软件登录笔记本电脑的服务器端管理软件,构建成局域网。服务器管理软件可实现任意客户机的广播、点播、监视、windows基本操作、上网等计算机教学的管理和教学功能。在任意普通教室随时搭建起数字计算机电化教室,满足任何形式的数字化教育。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承载箱内的电池一次充满电,可满足箱体、笔记本电脑、无线AP独立工作十小时以上,不受教室、座椅、投影、网络布线、灯光等基础条件的限制。所有的配置集成在承载箱体内,操作灵活、移动方便,而且服务器端管理软件支持国内任意电教中心的教育软件资源,为任意城市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还可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外观图
图2是本专利的承载箱内部构造图
图3是本专利的承载箱内部电路原理图
图4是平板电脑终端的外观图
图5是移动承载箱体的高度尺寸示意图
图6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装载后的箱体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整体架构原理图
图2中的1:线缆盒(装电源线、网线等),2:电源开关,3:无线AP路由器(Wifi)天线座,4:充电电路模块部分,5:笔记本电脑式服务器,6:平板电脑终端充电引线孔,7:笔记本电脑固定存放盒,8:锂电池及无线AP存放处,9:锂电池电源开关, 11:拉手,12:平板电脑终端放置舱位,13:移动箱体提手,14:移动箱体前轮,15:移动箱体拖轮。
具体实施方式:
承载箱体将25-45台含键盘和鼠标的平板电脑终端、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容量锂电池、无线AP进行装载(如图5和图7所示);每天晚上进行整体充电,连接箱内各部位充电连线保障每个终端和电池能够充分充电;电量充满后,会自动断电。白天,断掉充电连线,将移动箱体推(拉)到任意教室,取出平板电脑终端分发给学生。教师开启箱体的电池开关,无线AP启动,学生开机并进行windows的远程登录,教师同时打开笔记本电脑服务器进行登录,在服务器管理程序上即可显示学生登录状态,并进行课堂的授课活动(如图4和图6所示);学生也可以返回到平板电脑的安卓系统下进行平板电脑的操作。授课结束后,全体关机,将所有终端收回箱体内,不必关闭电池开关,将箱体移动到下一个教室进行同样操作的授课活动。
软件功能:
对未登录局域网的客户机进行提示;实现客户机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强行客户机显示服务器页面内容,达到投影的目的;服务器控制某一或者某几个客户机显示内容的功能,并可实现将客户机显示的内容切换至服务器显示,还可将任意一个客户机显示的内容播放给其它客户机显示;服务器授权客户机上网流浪的功能,设置和更改客户机密码等功能。
与传统电教中心的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修齐;廖琨;刘伟华,未经李修齐;廖琨;刘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9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