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树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8136.6 申请日: 2012-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2939834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7
发明(设计)人: 高云超;肖更生;廖森泰;刘凡;施英;邹宇晓;穆利霞;沈维治;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04;C05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61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桑树 套种 桑枝 黑木耳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桑树与黑木耳套种的栽培方法,属农业种植中套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养蚕和桑树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桑园面积已经达到80多万公顷(hm2),遍布包括我国华北和西北以南20多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桑田套种食药用真菌技术获得较好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扩展了食用菌发展的空间,充分地发挥了养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据推算,生产1吨蚕茧,产出3.3吨蚕沙,0.67吨蚕蛹,16吨桑枝。桑树除采叶养蚕外,其枝、根、果实和桑叶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其他开发价值。尤其是桑枝产量较高,平均每亩成林桑园年产桑枝1.2~1.5吨,全国年产桑枝总量达到2000万吨,为蚕桑生产过程中最为丰富的副产物资源,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目前我国蚕区积极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小蚕共育”、“集中上簇”等集约化养蚕技术,使得农户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开发食用菌。由于桑枝含有一般木屑所具有的化学成分,具有替代木屑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桑枝与我国传统食用菌物料结合使用,必将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大力发展。

黑木耳(Aurcularia auricular-judae)是主产于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山区的一种黑色胶质食用菌,菌状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等有益成分。我国古代医学名著《本草纲目》记载,木耳“性平、味甘”,有补养益智、润肺补脑、活血补血等功效。是常见的食药用真菌。多年来,国内外对木耳的研究、栽培和利用不断深入和广泛。木耳的人工栽培方式主要有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长春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主编的专著《中国黑木耳》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由张介驰等主编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栽培技术丛书《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中提出,椴木栽培是区域性的和传统的人工栽培方式,是选择直径在8-15cm的阔叶林木,采用砍伐-截段-堆晒-修整-接种-上堆-排场-起架-出耳管理-采收的方式栽培,收获的木耳品质优良,但是由于消耗大量的森林木材而逐渐改为代料栽培。代料栽培是近年来发展的栽培方法,是经过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菌-排场-出耳管理。目前木耳代料栽培所用培养基中的主要原料,有杂木屑、棉籽壳、麸皮、米糠等。由于代料栽培所使用的主料具有地域性,有些地区不能生产这些原料,加之运输和贮存等费用从而使得栽培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和栽培成本提高,制约着木耳栽培的发展。

木耳的栽培设施,绝大多数采用现有的空置房间、遮阴棚或大棚温室等。在设施内装袋接种和培养菌丝,待菌丝发育良好后开口催耳,并在地上摆放全日光出耳或者荫棚出耳。

种桑养蚕是我国温带至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农业生产活动之一,由于桑树属于多年生木本植物,占地时间较长,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农越来越期望高效益栽培模式的出现,力争在确保桑树实现正常产量的前提下,满足养蚕对桑叶的需要。

桑树拥有茂盛的枝叶,喜高温多湿环境,而且遮阴效果良好,在夏季高温季节能遮阴避光,在春秋季节能遮风挡雨,而且当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开始生长发育和萌发新枝。黑木耳是一种中高温结实真菌,菌丝在6-35℃均可生长,最适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是20-28℃,而且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需要不同程度的光照。由于桑树和木耳的生长条件较为接近,合理安排两者的栽培季节,在夏季桑树套种木耳,并且控制木耳的出耳时期并与桑树的生长发育需求,有利于提高桑田利用率,增加蚕农的收入。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专利和系统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现有桑园作为栽培场地,利用蚕桑产区废弃物作为培养基生产黑木耳的栽培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当地蚕桑养殖废弃物资源,栽培场所简单,成本低廉的在桑园内桑树套种木耳的栽培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桑园内桑树套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其栽培设施是指在桑园内,桑树正常生长条件下,利用桑树生长中所形成的桑叶作为荫棚栽培木耳,从而避免使用荫棚或遮阳网,节省了部分费用,利用自然形成的桑树遮阴。栽培料中含有桑树木屑,主要为桑树间伐后的残枝,经过粉碎后的木屑和树皮屑的混合物。栽培料含有质量百分比40-80%的桑树木屑、0-40%的棉籽壳,0-10%的稻草屑,0-40的玉米芯或甘蔗渣,0-25%桑枝片段,15-25%的麸皮或米糠,0-3%玉米粉,1%的石膏粉,1%的石灰粉,1%的白糖,1%的过磷酸钙。

本发明桑园内桑树套种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8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