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伞回转风扇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7612.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龙;黄种明;刘菊东;杨小璠;任永臻;侯达盘;刘伟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3/00 | 分类号: | A45B3/00;F04D25/08;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伞 回转 风扇 齿轮 电动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遮阳伞附属品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阳伞回转风扇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款固定于遮阳伞中棒并能实现回转风扇平稳转动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遮阳伞是人们夏日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其可用于遮挡阳光和防紫外线,在烈日炎炎下可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阴凉的空间和环境,但伞内的通风效果差,依然会感觉酷热难挡,因此现在人们研制了不少带风扇功能的遮阳伞,但风扇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只能往一个方向送风。对于庭院伞、沙滩伞等这类型的遮阳伞,由于乘凉人数较多,一个固定方向送风的风扇扫风面积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方向送风、扫风面积大的遮阳伞回转风扇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遮阳伞回转风扇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它包括上铰支盖组件、回转风扇组件、下铰支座组件;所述的上铰支盖组件固定套接在下铰支座组件上,回转风扇组件置于上铰支盖组件和下铰支座组件之间并可绕回转轴线转动。
所述的回转风扇组件由回转电机、小齿轮、风扇电机、导电机构和壳体组成;所述的风扇电机、回转电机和导电机构均固定于壳体内壁上且风扇电机和回转电机两极分别通过导线引至导电机构取电,小齿轮固接在回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动轴套,壳体的滑动轴套分别与上铰支盖组件和下铰支座组件铰接。
所述的上铰支盖组件由铰支轴盖和内齿圈组成;所述的铰支轴盖由铰支盖外轴套和铰支盖滑动轴颈组成;铰支盖滑动轴颈中部固接在铰支盖外轴套的顶端且铰支盖滑动轴颈的外缘具有一个环形边。所述的内齿圈固接在铰支盖滑动轴颈的环形边内并与回转电机的小齿轮啮合;铰支盖外轴套上的内孔套于中棒上并且间隙配合,铰支盖外轴套以紧配合的方式套置在下铰支座组件,铰支盖滑动轴颈以动配合的方式套置在回转风扇组件的壳体上端的滑动轴套内。
所述的下铰支座组件与回转风扇组件的壳体下端的滑动轴套动配合。
所述的回转电机为变速电机。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的风扇组件设有导电机构,在风扇组件的壳体围绕底座组件的底座旋转时,导电机构上的导电触头始终能与下铰支组件上的金属套环接触,保持电连接,使得本发明的风扇组件可不断电的围绕中棒旋转,具有扫风面积大的优点,可满足不同的环境需求,设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2)本发明的风扇组件在回转电机的带动下可实现360°转动,回转速度稳定、均匀,并且回转速度快慢可调。
(3)整个风扇设计成一个标准的模块,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有实际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遮阳风扇伞的风扇相比:本装置可实现360度旋转扫风,扫风面积大;采用回转电机和齿轮副啮合传动带动风扇回转,运行平稳,故障率低;本装置结构简单,取用方便,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一种遮阳伞回转风扇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回转风扇组件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饺支盖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铰支座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款固定于遮阳伞中棒4并能实现回转风扇平稳转动的齿轮电动传动装置,它由上铰支盖组件1、回转风扇组件2、下铰支座组件3组成。所述的上铰支盖组件1固定套接在下铰支座组件3上,回转风扇组件2置于上铰支盖组件1和下铰支座组件3之间并可绕回转轴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7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捷书籍保护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球形机器人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