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北葶苈子抗肿瘤有效组分提取物及其制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7244.1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江南;奚超群;徐希明;童姗姗;易承学;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31 | 分类号: | A61K36/31;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北葶苈子抗 肿瘤 有效 组分 提取物 及其 制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北葶苈子抗肿瘤有效组分提取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处于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而近几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则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所以加快抗癌药物的研究显得更为紧迫。
目前临床上抗肿瘤的药物主要为化学合成药物,虽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大有改善,但这些抗肿瘤治疗化学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与之相比,中药在临床上所表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并且能保持用药的连续性,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出现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文献报道,规范的药物实验研究,中医药开始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近年来,国内外对来源于天然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高度重视,对现有的中药资源进行了体内外抗肿瘤筛选试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很多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
葶苈子(Semen Descurainiae.Semen Lepidii)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两种
基源植物,即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d)和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为北葶苈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河北、山东、山西、四川、内蒙古等地;后者习称为南葶苈子或华东葶苈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河南、山东、浙江、甘肃、内蒙古等地。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葶苈子具有止咳平喘、强心、利尿、抗菌、抗癌(国家医药管理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119,411,556-557,962-963,998.)、调血脂(刘忠良.药学实践杂志,2000,18(1):15-17.)等作用。其中白芥子为止咳有效成分,苄基芥子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而其强心、利尿作用主要与其含有的强心苷类:毒毛旋花子配基(strophanthidine)、伊夫双苷(evobioside)、伊夫单苷(evomonoside)、葶苈苷(helveticoside)及糖芥苷(erysimoside) 有关(陈毓群,李荣芷,王云雯. 药学学报,1981,16(1):62-64. C.A.:1974:81,166395.)。葶苈子对人鼻咽癌细胞和千田子宫颈癌细胞株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几乎无毒副反应(常敏毅.抗癌中药:482-483;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孙凯研究发现毒毛旋花子配基对人体鼻咽癌(9KB)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ED50﹤1μg/ml(孙凯.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2005)。中国专利200810226062.9《葶苈子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涉及了葶苈子提取物的提取溶剂及功效,但未涉及葶苈子抗肿瘤作用具体有效部位及详细品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北葶苈子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说有效部位在制备抗肿瘤及相关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北葶苈子抗肿瘤有效组分提取物,它是由炒制的北葶苈子粉碎后,用水于90-100℃加热提取,提取液浓缩,醇沉,离心除去沉淀,减压浓缩除去乙醇,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有机溶剂得乙酸乙酯浸膏,过硅胶柱,以二氯甲烷-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二氯甲烷与甲醇比为20:1的洗脱液,蒸去溶剂,即得北葶苈子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物。
一种制备上述葶苈子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炒制的北葶苈子粉碎,用水回流提取,冷却,离心,浓缩提取液,用95%乙醇进行醇沉,离心除去沉淀,浓缩除去乙醇,得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7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