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咖啡炭的亲水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5617.1 申请日: 2012-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3820879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王朝生;王华平;张玉梅;陈向玲;王彪;李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D01F6/92 分类号: D01F6/92;D01F1/10;C08G63/672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王婧
地址: 20162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咖啡 聚酯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咖啡炭的亲水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以及聚酯纤维从20世纪70年代步入大规模工业化以来,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合成材料和合成纤维,2010年我国聚酯纤维产量2513万吨,约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1%;约占世界聚酯纤维产量的70%。今后10年,世界聚酯以及聚酯纤维仍将保持3%以上的速度增长,聚酯纤维将占世界纤维产品总量的60%以上。聚酯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力、耐磨性、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均能较好满足各种用途的需要。但聚酯纤维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纤维,回潮率只有0.4%,作为贴身服用材料,它的穿着舒适性很差,在高湿、高温状态,人们穿着合成纤维的服装会有闷热感,心情烦躁不安;在湿热状态下,人体与衣服间摩擦力增大,沉重感增加,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变化产生不很大的影响。同时,聚酯纤维亲水性很差,也给织造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易积聚静电、易吸灰尘、去除油污渍难等。为此,人们在改善聚酯纤维亲水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向着性能、品质和经济指标逐步赶上或超越天然纤维及纺织品的方向发展,具有高功能、高品质、低能耗和低排放等特征的超仿真合成纤维是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发展目标。同时,提高合成纤维织物的吸湿、排汗性也是未来纺织品发展方向之一。

改变聚酯的亲水性的方法是采用共聚的手段在常规聚酯上引入亲水性基团,增强与水的亲和力。亲水性基团的种类与亲水性基团的数量是很重要的,极性基团如羟基、氨基、酰胺基、羧基等对水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目前有很多利用水溶性聚酯改善聚酯纤维的吸水性,但由于“水溶性聚酯”的制造成本较高,复合纺丝工艺不仅复杂且产量低,纤维价格较高,所以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如国内专利用于制备高吸湿和高排湿聚酯织物的聚合物母粒及其合成方法(专利号200710118744),一种酸性可染聚酯和该酸性可染聚酯及其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0710178879),连续生产吸湿性聚酯的方法和设备(专利号200610039096),阳离子染料常压深染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0410060520.8),吸湿性共聚聚酯及用其制造的吸湿性纤维(专利号96104374),一种间苯二甲酸改性聚对苯二甲酸1,2-丙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0910101792.0)等。

关于含山梨醇的聚酯改性研究较少,如以异山梨醇(山梨醇催化脱水后的产物)、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PTA法制备了异山梨醇质量分数为20%的的无规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纺性。但是利用山梨醇制备聚酯进行微量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发明的方法,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的添加量少,在保证改性效果的同时对聚合和聚酯品质影响较小。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避免由于亲水性、柔软性基团团聚引起的功能缺陷。该方法成本增加少,改性效果好,尤其适合于熔体直纺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咖啡炭的亲水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咖啡炭的亲水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含亲水聚酯纤维本体以及分散在亲水聚酯纤维本体中的纳米级咖啡炭粉体。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级咖啡炭粉体的含量为0.5~5w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含咖啡炭的亲水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按照1∶1.05~2.0的摩尔比进行混合,配制浆料;将配制好的浆料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在副产物收集量达到理论值的82~95%时,加入山梨醇和聚乙二醇,进行第二酯化反应,完成酯化反应后,将酯化物进行缩聚反应,制成亲水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咖啡渣干燥后,煅烧得到咖啡炭;将咖啡炭微粉化得到纳米级咖啡炭粉体;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纳米级咖啡炭粉体和第一步得到的亲水聚酯切片进行熔融造粒,温度为260~300℃,得到功能母粒;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功能母粒和第一步得到的亲水聚酯切片进行熔融纺丝,最终含咖啡炭的亲水聚酯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第一酯化反应在225~250℃,0~0.4MPa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0.5~4h。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第二酯化反应在240~260℃、常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0.5~1h。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在将配制好的浆料加入酯化反应釜进行第一酯化反应前,先将其与催化剂混合,所述的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锑系催化剂或它们的组合物,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20~550ppm,基数为所述的对苯二甲酸的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5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