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阻隔抑爆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5581.7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0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陶国良;马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江苏安普特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6 | 分类号: | A62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阻隔 抑爆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柴油、煤油、航空油、液化气、天然气、丙烷等易燃易爆液(气)体在生产、运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的抑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金属阻隔抑爆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油、柴油、煤油、航空油、液化气、天然气、丙烷等易燃易爆液(气)体在生产、运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不当或意外而导致燃烧和爆炸事故,往往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各国相继研发抑爆材料和产品,提高易燃易爆液(气)体在生产、使用及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防止危化学品的火灾爆炸。
目前国内使用的金属抑爆材料大都为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为网状结构,可卷成柱形、球形等。铝合金和镁合金网状抑爆材料均有类似抑爆性能,装填抑爆材料后的抑爆压力降幅在56~60%之间,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抑制可降至23~16M/S(无填装抑爆材料时为190~80M/S),抑爆材料在容器的体积占有率为1.2~1.7%。但金属网抑爆材料存在以下不足:
(1)抑爆压力降幅、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抑制性能难以提高;
(2)运输和使用过程需要支撑结构,叠放高度受到限制;
(3)填充抑爆材料需要人工操作,而且需要辅助支撑架;
(4)使用过程金属网结垢或堵塞网孔后清洗困难;
(5)生产过程中和堆放存储时要防压,否则网孔易形变,影响抑爆性能和抑爆材料体积占有率;
(6)对于小空间的填装比较困难;
(7)对于油料储罐或输油管道的填装和使用,氧化与老化后就会变脆,形成碎片,受到振动时会掉落碎屑,对油品造成污染或对输油管路造成堵塞。
(8)铝合金和铝镁合金网状抑爆材料在火焰压力下易变形,影响抑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抑爆材料抑爆性能不高、叠放高度受到限制、堵塞网孔后清洗困难、网孔易形变、影响抑爆性能和抑爆材料体积占有率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金属阻隔抑爆球,采用镂空球体抑爆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金属阻隔抑爆球,包括两个可拆卸组合的抑爆半球,所述抑爆半球为中空半球体球壳,所述抑爆半球端部开有定位孔,所述抑爆半球上开有至少一个窗孔。
为了使非金属阻隔抑爆球的非金属抑爆材质相对于抑爆球整体体积的空间占有≤10%,所述非金属阻隔抑爆球的壁厚为0.3~1mm,球体半径为9~100m。
实施例一,所述两个抑爆半球为螺纹连接。
实施例二,所述两个抑爆半球粘连拼接固定。
实施例三,所述两个抑爆半球上具有至少一对用于拼接固定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包括卡扣和槽,分别设置在两个抑爆半球上。
具体的,所述扣接件数量为四对,沿周向均匀设置在两个抑爆半球连接端,其中两对相对设置的扣接件的两个卡扣设置在一个抑爆半球上,另外两对相对设置的扣接件的两个卡扣设置在另一个抑爆半球上。
作为优选,所述抑爆半球上窗孔的数量为八个,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抑爆半球上。
为了增加非金属阻隔抑爆球的抗压性,所述抑爆半球内腔中还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抑爆半球的空腔内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二条,所述两条加强筋相互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非金属阻隔抑爆球
(1)优异的抑爆压力降幅、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抑制性能。装填非金属球形抑爆材料后的抑爆压力降幅在70~85%之间,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抑制可降至18~1.0M/S(无填装抑爆材料时为190~80M/S);
(2)运输、填装、使用过程不需要支撑结构,堆放高度不受限制;
(3)填装非金属抑爆球和取出清洗可以实现自动化,安装和维护效率高、成本低;
(4)非金属抑爆球材质的空间占有率不得超过抑爆球体积的λ≤10%,而且材质占有率越小越好,对于小空间的填装和局部填装容易;λ=3δ/r(δ为球面壁厚,r为球半径),如果设计δ=0.3~1mm,则r≥9mm,设计r=9~100mm较合理,或球面开孔才能满足非金属抑爆球的填充率要求;
(5)抗压性能优异、耐冲击,不易破碎,使用寿命长;
(6)非金属抑爆球使用过程中被污染或有沉积物,易被自动取出和清洗,不但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产品可以回收利用;
(7)非金属抑爆球在火焰压力不易变形,而且非金属材料燃烧时会吸热和释放阻燃剂,降低火灾强度,提高抑爆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江苏安普特防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学;江苏安普特防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5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