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光源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4732.7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藻;张帅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3B15/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光源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是一种全天候监控条件下夜间监控可调辅助光源根据摄像机参数自动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安防监控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监控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监控设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全天候监控,在夜模式低照度的外界环境下,辅助光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广泛应用的辅助照明光源有红外灯,激光器和白光灯。
辅助光源的应用对于在夜间低照度下的监控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目前辅助光源的应用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可调辅助光源光斑过大,会影响补光亮度,远距离监控效果不好;光斑过小则会出现常说的“手电筒效应”,光斑无法覆盖目标视场区域;外界有可视光源时,辅助光源依然很亮,就会出现强烈的反光过曝现象;外界无任何光源,而辅助光源亮度不足的话,摄像机就会出现大量的噪点,严重影响监控效果。
针对这种现象的弊端,目前市场上也出现有多个可调辅助光源同时使用,每个可调辅助光源针对不同距离的解决,但是此种方法电路繁琐,控制复杂,同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应用起来十分不便。同时,对亮度的控制并没有特别显著有效的方法。
随着一体化可调辅助光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调辅助光源出现,可由用户自主调节光斑大小与亮度,但是,由用户自己设置往往比较麻烦与被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根据相机参数自动调整辅助光源的方法,旨在解决在夜间低照度环境下,可调辅助光源能够根据摄像机参数而自动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补光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辅助光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辅助光源控制系统初始化,并读取当前摄像机默认的日模式;
2)每间隔时间t0读取一次摄像机的日夜模式;
3)判断摄像机当前日夜模式是否为日模式,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5);
4)判断上一次读取的摄像机日夜模式是否为夜模式;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6);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2);
5)判断上一次读取的摄像机日夜模式是否为日模式;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7);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8);
6)关闭辅助光源,进入步骤2);
7)打开辅助光源,进入步骤8);
8)判断摄像机是否有变倍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9);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12);
9)读取摄像机变倍值;
10)根据摄像机变倍值获取辅助光源光斑大小值;
11)控制辅助光源改变光斑大小,并进入步骤8)。
12)读取摄像机增益值;
13)判断摄像机增益值是否大于最优区间上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1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15);
14)提高辅助光源亮度,并进入步骤12);
15)判断摄像机增益值是否小于最优区间下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16);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进入步骤2);
16)降低辅助光源亮度,并进入步骤12)。
所述t0为2~30s。
采用本发明的辅助光源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监控系统中常有的微处理器模块做控制运算,无需增加其他设备便能实现智能处理,可操作性强,智能化程度高;
2、利用市场上已有的可调辅助光源模块实现根据摄像机参数自动调节,可适应多地域动态环境,实现最佳夜视效果;
3、利用摄像机参数作为信息输入,无需另外增加检测装置,响应速度快,联动效果准确,适时性强,可维护效果好;
4、本发明可根据摄像机参数的变化实时调整可调辅助光源联动变化,增加摄像机夜间监控效果,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辅助光源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辅助光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使用本发明的辅助光源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摄像机和辅助光源。
其中微处理器可以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或RISC微处理器或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单元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或单片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免疫调节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滤波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