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式互感器振动性能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4715.3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斌;张国庆;郭志忠;申岩;王贵忠;路忠峰;李深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互感器 振动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振动性能的测试方法,属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型式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光学互感器为代表的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已成为必然。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是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实用化和产品化工作进程。
与常规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组成元件多,对振动的敏感程度大。振动可能会导致电子式互感器的传感单元内部出现形变,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引起输出的变化。严重时,受振动影响的电子式互感器的异常输出可能会引起保护的误动,威胁电网的安全。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子式互感器的型式试验必须包含振动试验项目。
电子式互感器的一次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经历两种类型的振动考验:(1)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短时电流的电动力引起导线抖动产生的振动,受振动的电子式互感器应能正确运行;(2)开关,即断路器、隔离刀闸等操作时,由开关操作引起的振动,受振动的电子式互感器应能正确运行。前者在电子式互感器型式试验的短时电流试验过程中同时进行,后者在电子式互感器的型式试验中还没有合适的试验和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振动性能的测试方法,用于测试电子式互感器在由开关操作引起振动的情况下是否能正常运行。
本发明所述电子式互感器振动性能的测试方法,它是基于下述装置实现的,所述装置由断路器、导线、被测电子式互感器、测试装置和控制开关组成,被测电子式互感器的一次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断路器的一次接线端子,被测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输出信号端连接测试装置的波形信号输入端,测试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断路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使断路器处于合闸位;
步骤二:由测试装置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断路器对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分闸操作,间隔一分钟,测试装置再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断路器对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合闸操作,同时使测试装置同步接收被测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波形信号;重复此步骤三次;
步骤三:由测试装置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断路器对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模拟故障重合闸操作,测试装置同步接收被测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波形信号;重复此步骤三次;断路器操作结束后,测试装置持续10秒钟接收被测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波形信号;
步骤四:测试装置对接收的波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被测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输出信号最大峰值及每一周期二次输出信号方均根值,所述每一周期为交流电的工频周期,为20ms;
步骤五:若被测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输出信号最大峰值不超过其额定二次输出的10%,且每一周期二次输出信号方均根值均不超过其额定二次输出的3%,判定被测电子式互感器振动性能合格;否则判定被测电子式互感器振动性能不合格。
所述步骤三中由测试装置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断路器对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模拟故障重合闸操作的具体方法为:由测试装置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断路器对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分闸-合闸-分闸操作。
所述对被测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分闸-合闸-分闸操作中,第一次分闸操作300ms后进行合闸操作,再间隔60ms后进行分闸操作。
所述断路器采用弹簧机构的断路器。
所述导线采用2米长、10厘米宽并且1厘米厚的铝质母线排。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公开了电子式互感器一次部件受开关操作引起的振动的试验方法,它通过振动水平较强的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来模拟电子式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次部件所受到的开关操作引起的振动的试验,依据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输出信号来考核其一次部件的抗振动性能:
本发明能够模拟电子式互感器在运行现场最恶劣的开关操作引起的振动运行情况,试验结果所针对的振动情况要求略高于或相当于电子式互感器在使用时所能承受的振动水平,对电子式互感器不会造成破坏;
本发明给出了电子式互感器振动试验合格的评价方法,能保证电子式互感器在开关操作过程中二次输出信号不会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试验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