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换热器用于分配蒸发液的换热波纹板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4492.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用于 分配 蒸发 波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以下简称板换)用于分配蒸发液的换热波纹板片(以下简称板片),可以用于可拆式,不可拆式,半可拆式板换及以板片为主要换热面的其他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换在制冷,化工,钢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部件就是板片。当板换作为一台蒸发器使用时,进入总管后的需蒸发的介质呈液态和气态二相,将此二相流均匀导入各个换热通道成为提高换热效率的关键之一。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每个通道的入口布置分配器,利用分配器的小截面通道增加进入通道的介质压降,以改善分配效果,由于此类分配器的小截面通道的长度较短(一般为数个mm)且长度无法调整,所形成的压降是固定的,对分配效果的改善也是部分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用于分配蒸发液的换热波纹板片。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在二相流进入通道前,在板片的总管附近压制小截面节流通道,此节流通道一般布置在沿总管周向方向上,原理上此节流通道可以布置数圈,长度可以长达数10mm,通过在此节流通道的某个位置开孔,获得开孔处至换热通道入口处的节流长度,由于开孔可以在节流通道的任意位置,获得的节流长度可以在数10mm范围内灵活调整。而这样的开孔极易通过冲切完成,小截面节流通道又压制在板片上,无需额外的零部件,所以成本低廉。
采用上述结构的板片层层叠合,构成带分配蒸发液作用的板式换热器。达到低成本地将二相流均匀导入各个换热通道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总管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小截面波峰节流通道的板片。
图2是图1在总管附近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在总管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小截面波峰节流通道的A-A剖面。
图4是本发明在总管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小截面波谷节流通道的板片。
图5是图4在总管附近的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在总管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小截面波谷节流通道的D-D剖面。
图7是本发明的一台组装后用于分配蒸发液的板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板片100和板片200叠合后在总管附近周向方向上分别压制有小截面波峰和波谷节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上的E-E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案作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是在总管101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内圈102和外圈103的小截面波峰节流通道的板片100。
图2是图1在总管附近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图2显示在小截面波峰节流通道102的某个位置冲切有入口孔104和出口孔105,在小截面波峰节流通道103的某个位置冲切有入口孔106和出口孔107。图3是图2的A-A剖面。
图4是在总管101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内圈202和外圈203的小截面波谷节流通道的板片200。图5是图4在总管附近的C区域局部放大图。图5显示在小截面波谷节流通道202的某个位置冲切有入口孔204和出口孔205,在小截面波谷节流通道203的某个位置冲切有入口孔206和出口孔207。图6是图5的D-D剖面。
图7是本发明的一台组装后用于分配蒸发液的板换的结构示意图。带有在总管附近周向方向上压制有小截面波峰节流通道的板片100和带有小截面波谷节流通道的板片200叠合,需蒸发的介质流入总管G1,经蒸发后的介质从G2流出。工艺介质流入总管L1,从L2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