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装饰板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4233.8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装饰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装饰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装饰材料的不断推新以及人们对清新自然的田园装饰风格的认可,水泥装饰面板以其天然的色泽、复古的视觉感受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在墙面或地面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一些田园装饰风格的工程以水泥装饰板代替了传统的饰面砖,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传统水泥装饰板粘贴施工中先施工找平层、防水层,隐蔽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保护层,最后施工饰面层,防水层与水泥装饰板饰面层之间需进行防水保护层和砂浆粘结层施工,工序多,施工工期长,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材料、减少工序、缩短工期的水泥装饰板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装饰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准备: 对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进行清理,用水泥砂浆对清理后的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进行找平处理,接着在找平处理后的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弹控制线、排版;同时进行水泥装饰板下料作业,配制防水胶浆;
B、涂第一遍防水胶浆:将配制好的防水胶浆涂在步骤A中处理后的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形成第一防水胶浆涂层,所述第一防水胶浆涂层的总厚度为1.5~2.5mm;
C、压入抗碱玻纤布:在步骤B中所述第一防水胶浆涂层凝固前压入抗碱玻纤布;
D、粘贴水泥装饰板:待步骤C中所述第一防水胶浆涂层凝固后再次配制防水胶浆,将水泥装饰板的粘贴面用水润湿,将再次配制好的防水胶浆均匀刮涂在水泥装饰板的粘贴面形成第二防水胶浆涂层,然后开始在步骤C中压入抗碱玻纤布的第一防水胶浆涂层表面粘贴水泥装饰板;其中,所述第二防水胶浆涂层的厚度为2~4mm;
E、勾缝:在步骤D中水泥装饰板粘贴完成凝固后进行勾缝作业。
其中,步骤A中用水泥砂浆对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进行找平处理具体是:在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洒水润湿后抹水泥砂浆找平,在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抹水泥砂浆形成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厚度在15㎜以内。
步骤B具体是:用水将步骤A中处理后的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润湿,然后将所述水泥胶浆均匀刮涂在润湿处理后的墙面或地面基层表面上,墙面刮涂顺序为从上自下,地面刮涂顺序为从内到外,第一次横向刮涂,第二次纵向刮涂,每次刮涂形成的防水胶浆涂层的厚度在1~1.3mm之间。
步骤C具体是:步骤B第一遍防水胶浆刮涂完毕随即压入抗碱玻纤布,防止胶浆开裂,首先利用防水胶浆的粘性将抗碱玻纤布粘贴在第一防水胶浆涂层表面,要求平整、无褶皱,直到防水胶浆渗透到抗碱玻纤布表面,如底层防水胶浆刮涂面积较大应随刮随压,必须在防水胶浆凝固前完成此项工作。
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第二防水胶浆涂层的厚度为3mm。
步骤D中在进行水泥装饰板粘贴施工中水泥装饰板之间的接缝距离为1.5~2㎜,粘贴时使用橡胶锤敲打密实,接缝处应有防水胶浆均匀溢出,对接缝处溢出的防水胶浆清洁干净。
上述配制防水胶浆具体为:采用有机硅防水剂、水、801建筑胶水、水泥和砂配制防水胶浆,其配合比(质量比)是,有机硅防水剂:水:801建筑胶水:水泥:砂=0.002:0.15:0.25:1:1。
进一步的,配制水泥胶浆时,先将有机硅防水剂、水和801建筑胶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泥和砂,然后搅拌均匀无凝固块状物。
再进一步的,配制好的防水胶浆应在2小时以内用完,若要再使用得重新再配制。
步骤E中勾缝时采用防水型的面砖勾缝剂进行勾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防水胶浆作为水泥装饰板的粘结层,防水与粘结功能同时存在,使防水层与水泥装饰板(饰面层)一次成型,从而节约材料、减少工序、缩短工期。
2、本发明相比传统墙地砖粘贴,减少了防水保护层和砂浆粘结层,成本费用明显降低。
3、本发明质量易控,传统的采用丙纶防水卷材或聚合物防水涂料施工时,其上覆盖水泥砂浆易产生空鼓,而采用防水胶浆粘贴水泥装饰板,可有效防止空鼓。
4、本发明采用的水泥装饰板易于切割、粘贴,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