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列轴承预应力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4052.5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龙;蒋德怀;刘海波;赵兴新;寿培根;辛大润;单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预应力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双列轴承预应力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双列轴承产品一般由外圈、内圈、保持架和钢球组成,在外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滚道,每个滚道对应一个内圈,且两个内圈相分离,在每个内圈与外圈之间安装有一组钢球,钢球由保持架定位。双列轴承组装后,通过游隙检测仪器来确定轴承的实际轴向游隙(两个内圈相对于外圈的轴向蹿动量)。
理论上,上述双列轴承的轴向游隙控制在“0”或适当的呈负值,可以实现预紧和提高轴承整体的刚性。但这种预紧程度在轴承成品上难以检测和控制,过度的预应力反而会加大轴承负载,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双列轴承产成品是整体式的,两个内圈之间直接接触且无间隙,无法在轴承安装到其它部件的装配过程通过调整两个内圈之间的距离进行轴向预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轴承整体刚性的双列轴承预应力组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列轴承预应力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轴承组装前,测量第一内圈(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以及第二内圈(2)两端面之间的距离(c);
2)将第一内圈(1)、第二内圈(2)和外圈(3)、钢球(4)及保持架组装在一起;
3)在第一内圈(1)和第二内圈(2)的外端面分别向中间方向施加作用力,使钢球与对应内圈的滚道进行接触;
4)测量第一内圈(1)的外端面与第二内圈(2)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D);
5)计算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之间的间隙(a),该间隙(a)=两个内圈外端面之间的距离(D)-第一内圈(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第二内圈(2)两端面之间的距离(c),若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之间的间隙(a)超过0.005~0.05mm范围,更换内圈或钢球,重复上述1)-4)步骤。
本发明将双列轴承产成品的内圈间隙控制在0.005~0.05mm范围,用户将双列轴承装到轴上的时候,只需将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上下压紧,消除尺寸间隙即可,不仅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达到了保持预应力的目的,能够确保双列轴承的整体刚性和抗裂性能,从而有效延长了双列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测量操作,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所述第一内圈(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第二内圈(2)两端面之间的距离(c)以及两个内圈外端面之间的距离(D)均通过轴承检测仪进行测量。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在确保装配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双列轴承的预加负荷组装,保证了双列轴承的整体刚性,大大延长了双列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双列轴承由第一内圈1、第二内圈2、外圈3、钢球4和保持架(图中未画出)构成。其中,在外圈3的内壁上加工有两个滚道,每个滚道对应一个内圈。所述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相分离,在每个内圈的外壁上也加工有滚道,所述内圈上的滚道与外圈3上对应的滚道相配合,形成钢球4的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内安装有一组钢球4,钢球4由保持架定位。
实施例1
上述双列轴承各构件准备好以后,其预应力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轴承组装前,采用轴承检测仪测量第一内圈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以及第二内圈2两端面之间的距离c;
2)将第一内圈1、第二内圈2和外圈3、钢球4及保持架组装在一起;
3)在第一内圈1和第二内圈2的外端面分别向中间方向施加作用力,使钢球4与对应内圈的滚道进行接触;
4)采用轴承检测仪测量第一内圈1的外端面与第二内圈2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D;
5)计算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之间的间隙a,该间隙a=两个内圈外端面之间的距离D-第一内圈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第二内圈2两端面之间的距离c,若第一内圈1与第二内圈2之间的间隙a超过0.005~0.05mm范围,更换第一内圈1,重复上述1)-4)步骤。
实施例2
上述双列轴承各构件准备好以后,其预应力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轴承组装前,采用轴承检测仪测量第一内圈1两端面之间的距离b以及第二内圈2两端面之间的距离c;
2)将第一内圈1、第二内圈2和外圈3、钢球4及保持架组装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4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经机整经数量及纱线直径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锦纶6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