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3072.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林;李鹏婧;张勇;李沅锴;苟荣;吴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60 | 分类号: | C07C67/60;C07C69/5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16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不饱和 脂肪酸 乙酯中 过氧化 茴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及功能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脂肪酸在生产中因其不饱和键容易被氧化,会产生大量的脂肪醛和脂肪酮类产物,使产品中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大大增加。不仅使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产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下降,甚至可产生毒性以及成为老化、致癌等的诱导因子,对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油脂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醛、酮等,因为油脂氧化酸败而产生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在体内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产生自由基,所以过氧化值太高的油对身体不好 。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是衡量油脂酸败的程度,是指1千克样品中活性氧的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厉害。传统技术一般是采用白土吸附的方式去除过氧化值,生产时间长,产品损失大。
茴香胺值也用来表征油脂氧化后油里面醛、酮、醌等产物的多少,反映油脂的深度氧化程度,如果茴香胺值偏高,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产品是有问题或对人体有害的。
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产品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为原料,利用硼氢化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碳氧双键产生反应使醛和酮转化为醇,从而达到降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目的,得到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脂肪酸乙酯产品。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原料,清洁设备;
(2)在装有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的反应釜中依次加入50%硼氢化钠水溶液、乙醇,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乙醇重量比为1:1.5~3,硼氢化钠水溶液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重量比为1-2:20,搅拌,恒温加热温度为30-40℃,加热时间为2-3h,得到A混合物;
(3)往A混合物中加入水进行洗涤,A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 :1-2,在温度为45-55℃下搅拌25-40min;然后静止50-90 min分层,分离出水层和油层;
(4)所分离出的油层在60-65℃,真空度-0.08MPa条件下干燥6-8h,即得低氧化值和茴香胺值脂肪酸乙酯成品。
步骤(3)中所述洗涤次数为1-3次。
所述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可为含量大于60%的脂肪酸乙酯Omega-3、Omega-3酸乙醇酯、EPA和DHA乙酯或Omega-3乙酯;其中所用乙醇为溶剂,质量浓度为75-90%乙醇。
所述低氧化值和茴香胺值脂肪酸乙酯成品中过氧化值<2meq/kg,茴香胺值<10。
在洗涤中水的作用一是与未反应完全的硼氢化钠反应,清除多余的硼氢化钠,另外使反应产生的硼酸、氢氧化钠等溶于水中除去。
干燥可用真空干燥,目的就是除去产品中的水分。
本发明是以高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为原料,利用硼氢化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碳氧双键产生反应,从而使醛和酮转化为醇,从而达到降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目的,得到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脂肪酸乙酯产品,反应式如下:
酮反应式:R-C=0 +NaBH4 →R-C-OH+H3BO3+NaOH
醛反应式:R-C=OC +NaBH4 →R-C-OHC+H3BO3+NaOH
硼氢化钠是一种还原剂,它在遇水或其他酸时会分解释放出氢气,氢气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与羰基上的双键发生反应,将羰基还原为羟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产品的过氧化值<0.2meq,茴香胺值<10,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工艺复杂,耗时久,安全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中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产品各项质量标准符合“欧盟药典”、“美国药典”的标准,可作为营养补充剂、药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经济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3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