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62410.9 | 申请日: | 201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任恒杰;陶姚华;叶技;劳迪民;包鸿儒;郑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蓄电池 内阻 线路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蓄电池的容量与其内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蓄电池整体性能,对蓄电池内阻的在线监测,一直是电力企业中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热点。
一般来说,蓄电池的容量与其内阻成反比关系,即容量越大,内阻就越小;反之内阻越大,蓄电池的容量就越小。现有技术中,一种测量电力系统蓄电池内阻的方法可以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测量蓄电池内阻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E为蓄电池的电动势,蓄电池内阻为r,负载电阻阻值为R,负载电阻两端电压为U。则在图1中,由一个蓄电池和一个负载电阻构成的电路中蓄电池内阻可根据欧姆定律E/(r+R)=U/R计算得来。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上述测量蓄电池内阻的方法中蓄电池直接与一个负载电阻串联放电,从而使得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流较大而产生线压降,进而影响到内阻测试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直接将蓄电池与负载电阻串联放电而导致的线压降引起的内阻测试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方法,包括:
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正负两极与电压表并联,以获取电压采样值;
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正极经过第一蓄电池的负极与负载电阻的第一接口连接,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负极经过第二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负载电阻的第二接口连接,以进行蓄电池的恒流放电。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采样值、负载电阻值和放电电流值,采用欧姆定律,计算得到蓄电池的内阻值。
可选的,还包括:
预先设置好所述蓄电池的测试周期;
根据所述测试周期自动测试所述蓄电池的内阻值。
可选的,还包括:
在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周围设置屏蔽层,以防止电力系统和电力通信系统对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的干扰。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正负两极与电压表并联,以获取电压采样值,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正极经过第一蓄电池的负极与负载电阻的第一接口连接,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负极经过第二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负载电阻的第二接口连接,以进行蓄电池的恒流放电。采用上述线路,还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蓄电池的内阻值。该方法将电压采样线路和放电线路分开,从而避免了放电过程中因电流较大产生的线压降,不会影响蓄电池内阻值的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测量蓄电池内阻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流程图,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测量蓄电池内阻的线路连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正负两极与电压表V并联。
步骤301的目的是采用电压表测量获取蓄电池的电压采样值U。
步骤302: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正极经过第一蓄电池的负极与负载电阻R的第一接口连接,采用电源线将蓄电池的负极经过第二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负载电阻R的第二接口连接。
其中,由于电力系统中各个蓄电池串联,因此前后相邻的两个蓄电池中,前一个蓄电池的负极与后一个蓄电池的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余姚市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