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手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1772.6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3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朱俊岭;朱俊岗;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21/04 | 分类号: | G04G21/04;H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手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NFC技术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无线通信手表装置。
背景技术
手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的手表的价格不断地在上升,某种程度上说手表已成为人们身份的一种象征,但昂贵的价钱的背后却是单一的使用功能,通过手表人们只能得到时间、日期这样的基本信息,一些运动手表还可以得到温度、海拔等信息,而这些功能对于当今的人们生活是远远不够的。
现有的技术中也有很多手表和电话设备相组合,适用于能够接收和发射高频电磁信号,射频系统特别是移动电话系统的连续扩散,已经导致对更紧密和更轻的手提设备的需求增加,与已经允许小尺寸的电子电路和射频电路的发展,以及高性能电源的发展的技术进步相平行,已经提出了适合于安装到手提通信单元中的小轮廓的天线。
手表厂商Fossil生产的“智能手表Meta Watch”通过蓝牙与Android手机连接,可以将来电、短信、社交网络等信息显示在手表内嵌的屏幕中,并通过震动提醒用户,无需从口袋掏出手机即可快速浏览信息。
尽管上述所提到的例子中,已揭露了手表上具有一些无线通信功能,但并未有公开手表与智能家居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及应用,申请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专研,于手表与智能家居技术结合的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手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表功能单一,仅能实现显示时间、日期等基本信息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表无法与智能家居系统相结合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无线通信手表装置,其应用于一智能家居系统中,由一手表本体构成,该手表本体内还设有NFC读取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模块,该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上述的NFC读取模块和通信模块数据连接,接收或发送数据信息;该供电模块分别与上述NFC读取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数据网络与所述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手表本体的外壳上还设有一个开/闭按键,其与上述NFC读取模块连接,并发送开/闭信号给该NFC读取模块。
上述的通信模块采用ZigBee、Z-wave、wifi或蓝牙无线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的通信模块通过一个网关设备连接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产品。
上述数据处理模块与通信单元一体设计,采用ZigBee模块,内嵌ZigBee协议栈,且内部集成增强型8051核心。
上述手表本体的外壳上还设有一个场景按键,其与上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发送场景控制信号给数据处理模块。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手表装置中,NFC读取模块接收一外界NFC控制信号,如: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开/闭照明灯、开/闭空调、开/闭电视机、开/闭门锁、开/闭窗户、开/闭窗帘等动作,NFC读取模块进行模式转换,将NFC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经分析、处理产生一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经通信模块发送至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一网关设备,藉由网关设备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送至相对应的预控制的产品设备上,完成最终的控制指令动作。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手表装置还可实现一键切换智能家居系统的场景模式,即一键实现睡眠模式、回家模式或外出模式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NFC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手表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
2、将手表有效地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实现了对智能家居中产品的控制;
3、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较低,工作稳定性好,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无线通信手表装置中手表本体的结构框图;
图2绘示本发明无线通信手表装置于实施例中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