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锥形水泥杆的离心成型模具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1738.9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祁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锦明 |
主分类号: | B28B21/80 | 分类号: | B28B21/80;B28B21/8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锥形 水泥 离心 成型 模具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锥形水泥电杆、水泥通讯杆、水泥灯杆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锥形水泥杆的离心成型模具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水泥杆的制造方法主要是采用模具为单一外模离心成型工艺制成,即:先将制作好的加强筋骨架装入外模中,再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水泥浆装入外模,将模具放置到离心机上高速旋转,使装入模具内的混凝土旋转离心,进而使混凝土均匀的分布到模具的内壁上。从离心机上取下模具,等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蒸汽养护,然后冷却脱模,完成主要生产流程。在此工艺中由于产品的内孔无模具限制,混凝土水泥浆内表面处于自由状态,多余的水泥浆从模具的两端甩出,使得工作环境较脏,没有甩出的水泥浆在水泥杆的内表面流淌,造成水泥杆壁厚不均,内壁质量不好。而此种离心工艺也只限于含粗骨料的混凝土成型制作,当用不含粗骨料的水泥砂浆制作水泥杆时,采用现有工艺会产生内壁塌落,外壁沉陷等情况出现。另外该工艺方法由于水泥杆两端的直径不同,旋转时两端水泥砂浆产生的离心力也不同,在传统的卧式离心过程中水泥砂浆会不断地从小端向大端流动,使水泥杆的壁厚很难控制。再有就是该工艺方法产出的产品顶端为开孔形式,为防止雨水侵蚀,还需要在制成后做水泥封头,增加了工序,且封头二次粘接并不牢固,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锥形水泥杆的离心成型模具,通过增加内模使锥形水泥杆的内孔光滑、整洁,内部组织更均匀、细密,避免水泥砂浆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蠕动,保证了水泥杆的壁厚均匀,提高锥形水泥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高强度锥形水泥杆的离心成型模具的施工方法,使锥形水泥杆的生产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简单化,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高强度锥形水泥杆的离心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筒形外模,与此锥筒形外模同轴心的锥筒形内模,与此锥筒形内模的大径端固定连接的内膜大端法兰板,套接在此锥筒形内模的大径端部上的大端预应力张拉环,分别与所述锥筒形外模的大径端、小径端固定连接的外模大端法兰板和外模小端法兰板,与此锥筒形外模小端内孔滑动密封连接的模腔小端封闭板,分别与所述锥筒形外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的一组跑轮,将所述的外模大端法兰板与内膜大端法兰板相连接的一组螺栓组件,将模腔小端封闭板与外模小端法兰板靠接限位的预应力锁紧螺母和砂浆注入口及排气口,所述的锥筒形外模、锥筒形内模、大端预应力张拉环和模腔小端封闭板组成一个封闭环形模腔,所述的砂浆注入口及排气口均与此封闭环形模腔相连通,所述的排气口设在所述的大端预应力张拉环上,所述的大端预应力张拉环上设有一组大端纵向筋插孔,所述的模腔小端封闭板上设有一组小端纵向筋插孔。
所述的模腔小端封闭板为将砂浆注入口设在中心处的圆形封闭端板,此砂浆注入口为设有内孔的圆管,此圆管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的预应力锁紧螺母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的模腔小端封闭板由中心处带有与所述锥筒形内模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内锥孔、圆周方向设有一组小端纵向筋插孔的圆环套和与此圆环套外表面螺纹连接的预应力锁紧螺母所组成,所述的圆环套的内、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的锥筒形内模和锥筒形外模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的砂浆注入口设在所述锥筒形外模的小端部。
所述的圆形封闭端板为内侧板面带有内凹锥面的圆形封闭端板,所述的砂浆注入口穿过所述内凹锥面与所述的封闭环形模腔相连通。
所述的圆形封闭端板为内侧板面带有内凹球面的圆形封闭端板,所述的砂浆注入口穿过所述内凹球面与所述的封闭环形模腔相连通。
所述的锥筒形内模为带有光滑外表面和锥形通孔的通孔锥形套筒,此通孔锥形套筒穿过所述锥筒形外模的内锥孔且两端头位于所述锥筒形外模两端头的外侧。
所述的锥筒形内模为带有光滑外表面和锥形盲孔的盲孔锥形套筒,此盲孔锥形套筒穿进所述锥筒形外模的内锥孔且盲孔封闭端位于所述锥筒形外模的小端内、盲孔开口端位于所述锥筒形外模大端头的外侧。
一种采用上述高强度锥形水泥杆的离心成型模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锦明,未经祁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