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菌酶眼用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1040.7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玲;姜同英;王笑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8/47;A61P27/02;A61P31/04;A61P31/12;A61P3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菌酶眼用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溶菌酶眼用膜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治疗由细菌、衣原体、病毒和耐药菌导致的各种红眼病、眼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等常见眼部感染疾病。
背景技术
临床常见感染性眼病,如眼结膜炎和角膜炎多以细菌性感染为主,患者主诉眼部有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眼部刺激和睡醒时上下眼睑粘住等现象,这些都是细菌性结膜炎的特征。角膜炎性病变典型临床表现有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混浊或角膜溃疡等特征。对该类眼病临床一般采用消炎药、抗菌药治疗,其中抗感染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外应用临床治疗结膜炎,角膜炎的药物常用的主要为化学药。如:氯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等制成的滴眼液和药膏。细菌性眼病治疗主要以抗生素眼药水最为常用,但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增加。并且抗生素眼药水因其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因此,研制新的用于治疗细菌性眼病的眼用制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溶菌酶是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溶菌酶抗菌作用机制为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其水解位点是N-乙酰氨基葡糖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好气性孢子形成菌、枯草杆菌和耐辐射微球菌均有良好的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程度的溶解作用。作为新的有效眼科抗菌药物剂型,药物溶菌酶本身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且来源于生物体、无耐药性、组织刺激性、毒性极低。作为泪液的组成成分之一,有利于眼睛泪膜的稳定,有利于侵入眼睛的细菌的清除,能解决抗生素类滴眼液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将会给眼科治疗感染性眼病带来巨大的临床意义。结膜囊内给予滴眼剂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眼用制剂的最大缺点在于其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率极低(仅为给药剂量的1%~10%)。这是由于眼睛具有流泪和眨眼反射等非常有效的保护机制,使滴入到眼内的药液迅速从角膜前区域消除。此外,大量的药物经鼻.泪管进入鼻腔或消化道最终被全身吸收,增加了诱发副作用和毒性的风险。另一方面,角膜的生物屏障作用也限制了药物到达眼内靶组织。以上不利因素使开发长效眼用制剂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目前主要解决方法为延长药物与眼球表面的的接触时间。眼用膜剂能够使眼部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眼用膜剂用于眼结膜囊内(即眼结膜穹窿内),其特点是:药物以膜为载体,药膜在眼结膜囊内被泪液逐渐溶解,由于药液粘度大,即不易溢出,也减少了从鼻泪管中流出的损失。因此能使药物在眼结膜囊中继持较久的有效的治疗浓度,解决了滴眼液眼部药物利用度低和眼膏剂使眼部不适的缺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的溶菌酶眼用膜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包括有主要溶菌酶、成膜剂、增塑剂、注射用水、脱膜剂,具体含量是在1200cm2~1500cm2的眼用膜剂中含有:溶菌酶0.25~0.75g,成膜剂2.5~7.5g,增塑剂2~5g;注射用水60ml;脱膜剂适量。
增塑剂选自甘油、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两种;脱膜剂选自甘油、液体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增塑剂为甘油,脱膜剂为液体石蜡。
成膜剂选择具有无毒、无刺激、性质稳定、不降低主药的药效、成膜薄、软、韧性好的特性。本发明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或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溶菌酶从鸟禽类卵清中提取或从动植物组织及其分泌物中提取,分子量为10000~35000。
其中,聚乙烯醇(PVA)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颗粒,PVA124是聚乙烯醇的一个类别,醇解度为 98~99%,平均聚合度2400~2500。溶解时首先将固体在室温下分散在水中,然后加热混合物至90℃,加热时间约为5分钟,不断搅拌直至溶液冷却至室温。
聚维酮(PVP)是一种白色到乳白色、无臭或几乎无臭的吸湿性细粉。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羟丙纤维素(HPC)是白色或微黄色,无臭无味的粉末,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溶液均透明。
羟丙甲纤维素(HPMC)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浊的胶体溶液。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透明度高、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1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温条件下制备金属钴和镍粉末的方法
- 下一篇:监测粉料质量流量装置